首页 > 刀试天下 > 第二章 英贤故事多

我的书架

简朴与刺眼,沉敛与高傲,本应相互充满的冲突,却在这方寸之间,显得调和天然,仿似少了谁,都会变得残破、遗憾。

“英贤书院”,或者说是“英贤冢”,相传当年大唐初立,魏、莽趁唐新立未定时,各领兵十万,意欲并吞唐国,太祖领兵十万,于西流北拒北莽,西退大魏,煌煌十万之兵,万千英贤魂葬西流城外。唐皇太祖感念十万英贤卫国辟疆之功,提掌开山,尽葬战死英贤于山中,而后立“英贤冢”于山顶,立冢纪之。

太宗天子闻报,怒不成遏,亲领十万雄师,以飞血将军卫血城为前锋,痛击北莽百里,光复西流城。是日,西流城残存军民,家家缟素,以念山中不平英魂,唐皇悲之,哀之,于山中倾洒万坛美酒,以祭山中英魂,本亦从先帝之法,构筑“英贤冢”以纪之,但目睹西流城残破苟延,亟需英才,便于山顶“英贤冢”旧址修盖学院,亲书“英贤”匾额,既念昔日英贤报国之恩,又望将来可培养出益国英贤,是以题书“英贤”。

青木碧绿的英贤山上,紧闭的青木门扉开启,“吱呀”的轻鸣,好像素手勾起的琴弦,携着清风的柔嫩,谱出美好的旋律,惹得天涯的那抹光亮从云丛中洒下,落在少年嘴角出现的笑容上,不留半分阴霾与暗中,门里门外,分外璨烂。

唐笑风想的有些入迷,从英贤书院的光辉,想到了英贤书院的式微,从英贤山的不平英魂,想到了投敌叛国的奸棍,想的有些远,便想的有些多。

唐笑风望着阳光之下那刺眼夺目青金牌匾,微微入迷,悄悄呢喃了一声。

梦境,总要比实际美很多。不过实际比梦境,却更要有滋有味。

光亮始矣,可小城中,还是充满着喧闹和安宁,仿似那抹浅浅的暖和与光亮并未打搅到城中人们的好梦。

乘着西流清秋可贵的喜庆天,唐笑风只破钞了不到半炷香时候,就来到了山下集镇,此时,街巷两侧已有商贩繁忙着摆摊招揽买卖,人流熙攘,非常热烈。

而后百年,西流城历经兵燹战乱,于一次与北莽比武当中,西流城破,北莽铁骑囊括,数万西流军民退守“英贤冢”,以身护祠,死战不退,北莽久攻不下,放火烧山,大火漫天,三日不断,数万西流军民葬身其间,“英贤冢”亦付之一炬。

据闻英贤书院建立之初,贤者名流师教于斯,英才辈出,有江流月一人一剑截江海,掩了江湖甲子剑道锋芒;有秋长空三策定春秋,一笔可当百万师;有夏无霜单身赴国难,方寸山中方寸天,一人守国门,剑气煌煌三万里;有杨归名一卷《春秋》治春秋,为天下豪门士子笔开天途……天下俊才莫不以出之英贤而自大,英贤一名,多传后代。

可惜,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英贤书院负天下盛名,倡导有教无类,门生当中良莠不齐,先有程略峰暗通曲款,与魏勾搭,后有雪千山暗投北莽,夜引北莽铁骑入城,劫夺西流,固然英贤书院中怪杰异士无算,但终难对抗北莽煌煌铁骑,英贤书院也于此一役中毁殁。

其风波以后,英贤书院虽得以重修,但终是元气大伤,不复畴前,朝中亦不乏攻讦之语,英贤书院由此式微。

黑夜垂垂褪去了深沉,一抹浅浅的亮光,从悠远的天涯升起,以晨露玉华,洗去了那亘古无边的沉凝,如泛白的鱼肚,洒落丝丝缕缕的光亮与暖和,落在那座安好而斑斓的小城上,如是浅浅而暖和的笑容。

时候久了,脖子有些生硬,唐笑风摇了摇脖颈,痴痴笑了一声,他没有甚么大志壮志去追随昔日的荣光,他只是想保护好英贤书院罢了,因为这是他的家。

推荐阅读: 一世兵王     空间之弃妇良田     神棍小村医     独家小甜心:恶魔,要抱抱     明末小平民     浴血1918     亲爱的律师大人1     爱妻快到碗里来     恶灵牢笼     极品医圣1     少年天师     霸世妖途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