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111章 讨虏檄文
“一千六百多年前陈汤曾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崇祯拿起炭灰就在木板上写下两个字。
“杀虏!”下一刻,两千多门生便跟着歇斯底里的高喊了起来。
郑森等门生的热血一下就沸腾起来。
“为大明庄严而战,虽万死亦无悔!”
最后还是礼部尚书王铎点头说:“不会,天子身为九五之尊,出巡或者回京自古便有一整套礼节,又岂是圣上说不搞就真能不搞的?分歧端方。”
“史阁老,另有诸位阁老。”
“啊?”史可法、姜曰广等四周的几个官员闻言也是心头咯顿一声。
东汉今后,太学中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合,历朝历代的天子期近位以后起码需求到辟雍讲学一次。
“这是?”史可法等南京官员一脸懵逼,这是甚么诏?
为了此次讲学,崇祯特地穿了甲胃。
不过,在辟雍这个尊儒学、行典礼的场合穿这么一身,不免有些高耸,如果让刘宗周以及黄道周等理学宗师瞥见这幕,免不了一顿骂。
这天一大早,以史可法为首的南京官员便早早来到燕子矶船埠等待崇祯。
“巍巍中原,煌煌汉祚,大明是全部士大夫之大明,是全部炎黄子孙之大明,而非朱氏皇族一家之大明!”
王承恩却卷起圣旨递给史可法,又说道:“史阁老,这是万岁爷刚下的讨虏诏,快让礼部以八百里加急昭告天下士子生员!”
此时间隔崇祯乃至不敷十步。
“一千六百多年前,陈汤曾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听到这,郑森等门生便再也按捺不住,腾的就跳起家来。
“为父母妻儿而战,虽死亦无悔!”
王承恩顿了顿,接着往下念叨:“大明危急!”
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这声宣布,如同洪钟大吕响彻辟雍。
那庞大的声浪刹时就冲出辟雍,响彻国子监,乃至传到了秦淮河两岸。
王承恩走到集贤门的台阶之上,便刷的将手中捧的圣旨展开来,又尖着嗓子念叨:“奉天承运天子,诏曰!”
“明天,我辈士子也要让建奴晓得,汉家衣冠不成夺,中原宗庙不成侵,大明王朝之庄严不容轻渎!胆敢轻渎我大明者,虽强必诛!”
写完字,崇祯环顾摆布问道:“有谁认得这两个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终究史可法还是乖乖的将圣旨接了过来。
“父皇一早就已经回京。”
“间隔远者,可自行北上徐州。”
“不错,这恰是甲骨文中的中国二字。”崇祯指着木板朗声说道,“猎猎旗号下,一队手持金戈的甲士保卫着中心一方地区,这便是中国。”
不过,大多是官宦世家后辈。
他们这才想起来,崇祯明天就专门派中官过来传话,不搞迎驾那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明是全部士大夫之大明,是全部炎黄子孙之大明,而非朱氏皇族一家之大明?
“身材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岂能任由建奴毁伤者乎?”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蟒袍的寺人却从集贤门里走出来。
“圣上,草民认得。”郑森举手答道,“圣上所写乃是中国二字!”
“三皇五帝,秦汉接踵,我中原宗庙延绵五千余载,岂能任由建奴毁我社稷者乎?”
崇祯此时早就已经从玄武门进了南都城,并且坐在了国子监的辟雍。
如果拿一柄三尖两刃刀,直接就能演杨戬。
“这便是中国,我们的国度,我们生于斯善于斯也将会葬于斯的故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凡我大明之士子生员,凡年在十六岁至五十岁间皆需呼应朝廷号令,间隔近者于月尾之前到南京国子监集结,随圣驾一并北狩徐州,间隔远者可自行北上徐州,沿途之府州县需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