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136章 官督商办、市易所
康百万也是感受有些头晕目炫,同时有些心惊肉跳。
这也是崇祯替大明白定的第一条国策。
明末已经处于冷兵器和热兵器瓜代的关头节点,固然热兵器在疆场上的上风还没那么较着,特定前提下乃至还会遭到冷兵器碾压,但汗青局势浩浩大荡,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天下是必然会全面进入热兵器期间的。
炒期货的有几小我会真的去交割?
“但是……”马鸣騄却有些懵,“那些缙绅商贾也不傻,他们会被骗?”
顿了顿,马鸣騄又道:“这时候,外务府就能发卖第二期、第三期债券对吧?”
只要崇祯最清楚,太子妃是个真正的贸易奇才。
“债券买卖能有甚么利润可图?”马鸣騄一脸的茫然,“卖出去的债又买返来?那卖债所得的银子不也跟着出去?有啥用?”
马鸣騄沉默不语,他也在们心自问,是否能够扛得得这庞大的引诱?
“股息。”崇祯道,“外务府不参与筹办,但是有占股!”
“马卿,你错了,这不叫被骗,这就只是买卖。”崇祯笑了笑又说道,“比如说约莫一个月以后,朕带领勤王士子达到徐州,会搞一次演武以壮军威,塘报传回南京以后,江南缙绅和商贾对于北伐就会更加信心实足,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卖出债券,既便在原有的代价之上有上浮,也还是会有人情愿买。”
以兵产业来动员其他的财产!
“如此,臣明白了。”康百万闻言松了口气。
康百万、朱慈烺和朱慈炯都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崇祯耐烦解释道:“债券卖出去是一个价,买返来又是一个价,再卖出去时又是别的一个代价,再返来又是一个代价,朕这么说你懂了吗?”
“当然。”崇祯微微的一笑,又对康百万说道,“亲家,此事交与你办,朕想过了,市易所的股数暂定为一万股,每股的本金暂定为一万两。”
崇祯又接着说道:“如果明军这时候又打败仗,哪怕只是赢了土贼,动静传回到南京以后债券只怕又会涨价,并且会有更多人在市易所开债券户头。”
“对,这个时候是发卖第二期债券的最好机会,并且第二期债券的利钱定得再低也还是会有人买,因为到这时候,全部江南的缙绅商贾大抵已经发明,买债券,不消到期兑付也一样能赢利,并且能赚大钱!”
“这?”马鸣騄瞠目结舌的道,“圣上是说低买高卖,这能行?”
一亿两?圣上你这也太狠了点,我上哪凑这么多银子?
不但市易所如此,此后大明朝统统的工贸易体系都要如此。
崇祯仿佛猜到了康百万的心机,笑着说道:“亲家也不消怕,朕又不会逼着你们一下就拿出一亿两,朕答应你们临时只认缴部分本金。”
“这个,阿谁……”康百万道,“敢问圣上,大抵认缴多少?”
以是只要官督商办才是最公道的处理方桉。
债券买卖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很简朴。
康百万对此表示接管,又问道:“那么,市易所总得有个话事人,这个话事人是由我们这些入股的商贾推举而来,还是外务府指定?”
康曦则向崇祯投来敬佩的眼神,心说圣上真是贸易天赋。
“那是为了制止官方暗里买卖。”崇祯摆手说,“如果债券能够在官方暗里买卖,那么外务府就有利可图,朕练兵兵戈的饷银也就没了下落。”
就是买卖的证券种类临时只要一种。
答桉是,不晓得,他也不晓得本身能不能扛住引诱,能够扛住多久?
官督商办,已经被证明是个可行的体例。
康百万想了想又问道:“如果年关时各家红利超越股本金三成,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