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念文是左手摸着算盘右手摸着鞭子长大的。别看她在平常糊口中仿佛有些长不大的模样,实在她在一些事情上还是很有见地的。赵老太太最对劲柳念文的处所就在这里,她一点都不感觉儿媳妇强势了对儿子不好。恰好相反,在赵老太太看来,书白痴样儿的四郎就需求有个能主事的媳妇。
祁明诚感觉四郎学坏了,估计是被他媳妇带的,笑着说:“行行行,等会儿见着三郎的时候,我就对他说,你给我出了一个好主张。”四郎之前老是被三郎“欺负”,开打趣时就表示得有点怕三郎。
除了当官的,当捕快的,当主薄的,柳家的宗亲中天然另有以其他手腕餬口的人。
玉珠儿听不懂大人们之间说的话,她抓住祁明诚那只拿着白糖糕的手往祁明诚的嘴巴里塞。
梨东镇这边有一句粗话,不能屎将近落到裤裆里了才急着挖茅坑。这话是糙了点,但理不糙。
柳念文抚掌大笑说:“如果明诚哥真有筹算和我娘家的那位族叔谈谈买卖,那这一两年的时候差真恰好呢!他原开的是镖局,不是做买卖的,您这边多给一些时候,他那边也能好好地筹办起来。”
“至于粮食……”祁明诚忍不住笑了一下,“说出来只怕你们不信,我手里的粮食种类繁多,并且数量都比较大。不过,被服也好,粮食也好,这买卖都不是顿时就要做的,还需求再等上一两年。”
现在,他们聊起的那位族叔就是家里开着镖局的。他算是柳家中比较能赢利的,每年都会给族里送去很多钱,这些钱在买了祭田、照顾了孤寡以后,会成为那些小官小吏办理干系时的开盘费,而比及当官的宗亲们站稳了脚,他们反过来又会给开镖局的那位行一些便利,这也算是良性循环。
实在祁明诚给出的讯息也已经很多了,毕竟他都在言谈间说出“西北军”三个字了。玉珠儿盯着祁明诚吃完了白糖糕,就像是终究完成了一件非常首要的大事一样,蹦蹦跳跳地找三郎识字去了。
柳念文搬了张椅子放在老太太身边,然后整小我就像只猫儿似的靠在老太太的腿上,笑着问祁明诚,道:“那明诚哥不如先说说,您现在做着甚么样的买卖?”她这个叫法是学了三郎、四郎了。
“对了,我夏天的时候给赵成义去了信,在信里和他说了我本年要回家过年的事,他那边……如果能请到假,应当会返来过年吧?赶不上年,也要赶上正月。”祁明诚说着就给了老太太一个欣喜。
“衣食?”柳念文问。只说衣食的话,这个范围就太广了。
因而,赵老太太略微起了个头,柳念文就明白了老太太的意义。
这所谓的“行一些便利”倒也不能说是以公肥私。私心必定是有的。可也有句话说的是,衙门有人好办事。如果衙门中没人,这里卡一下,那边卡一下,不狠狠出点血是办不成事情的了。但如果衙门中有了人,大师相互给个面子,即便不消秉公,遵循普通流程把事情办下来,这也是极好的。
老太太常日里最驰念的不过就是长年在外的赵成义和赵小妹两人,传闻赵成义此次有能够会返来,她立即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连连说:“那是必然要回的了!他再不返来,何时才气成个亲啊!”
赵老太太却怕柳念文会想歪了,因而从速打了圆场,问:“为何还要再等上一两年啊?”
“行啊!能阿信压箱底的,不过就是些糖糕甜点甚么的,都送给你们了!”柳念文从速说。
并且,这内里另有一点是祁明诚没有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