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辰时,一匹快马奔向巡抚衙门,急足满头大汗滚上马来,小跑着进了二堂。
安国亨点头,俄然双手紧抱脑袋,边在洞中躬身来回走动,边大声喊叫,“我安国亨没有叛朝廷――!没有――!官府逼勒如此,是何事理?朝廷就没有一个主持公道的人吗?!”停了半晌,他跨步拿过壁上挂着的长剑,挥动着说,“待灭了安智,我再去就死不迟!”
阮文中接到毕节兵备道报来安国亨不平拘提,日拥兵侵占的报告;又闻听衙门外不时有老妪疏琼的哭喊声,一脸痛苦,忙调集布政使、按察使、戴罪建功的总兵安大朝到二堂议事。
“我已仁至义尽,彝目却骄横如此,是可忍孰不成忍?!”布政使起首开言道。
安国亨正躲藏在九洞山的一个山洞里。这里冬无酷寒,夏无盛暑,岩洞密布,山中水,水中山,洞上桥,桥上洞,别有洞天。可安国亨偶然明白美景,一副大难临头、末日将至的烦躁与颓废状。他坐在一个木墩前,与若姊对饮。任凭若姊各式挑逗,安国亨却无动于衷,一筒一筒地饮着水酒。
“高阁老已然说的很明白了,剿是不能再提了,看看如何办,才算是‘措置得宜’吧!”阮文中欣然道。
今观安国亨上本诉冤,乞哀诚心,背叛者如果耶?而处所官仍不复不为处罚,仍以背叛论之,遂使朝廷欲开释而无其由,安国亨欲投顺而无其路,过矣!且安智与安国亨结仇,乃居于省城,为何?安智在省城,则谗言日甚,而安国亨之疑日深;安国亨之疑日深,则安智之祸愈不成解。此乃挑之使斗,而增吾多事也。
“是的呀苴穆,都是安信多管闲事,安智无事生非,朝廷吵嘴不分。”若姊娇滴滴地说,伸出舌尖舔舐着安国亨的耳唇。
阮文中阅毕,怔怔地坐在书案前,茫然无措。幕僚走畴昔,拿过书牍细读一遍,苦笑道:“军门,我看这高阁老是位爱叫真认死理的倔老头嘞!”
故愚谓安国亨之罪固非轻,而背叛则不然;安智当别为安插,居省城则不成。惟在措置得宜耳。以朝廷之力,即族灭安氏何难者?顾事非实在,而徒勒兵于远,非以是驭彝民而安国度也。愿执事熟思之也。
贵州巡抚阮文中的压力越来越大。官军溃败两月余,竟无整备征剿的动静;安国亨与安智、奢尽忠部还在朵泥桥一带对峙,不时有塘报报两边战事。宦海群情纷繁,都说新巡抚无所作为,非黔省之福。阮文中有磨难言,把全数但愿,押在高拱的复函上,每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受命赴京的急足有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