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趁热打铁,肯定帝号的同时,拔除谥法。
蒙恬拿眼瞧去,只见孔鲋、淳于越面色乌青,仿佛随时会滴下水来。
孔鲋想要开口辩驳,数次张嘴,却不能收回一言。
“陛下,臣有事启奏。”
“臣蒙恬,拜见天子陛下。”
当晚,学正百里枞手捧韩非的奏书,要求面见秦王。
“谢大王!”
百里枞跪坐在堂下,内心忐忑不安。韩非自到学室,好久未成向秦王上书,现在俄然上奏,不晓得是功德,还是好事。
嬴政举起手里的酒觞,遥遥相敬世人一杯。他的这番话,很少有人能听出嬴政的真意,大多数人,只觉得嬴政面上需求谦善一番。
嬴政拔除谥法,出于甚么样的动机,蒙恬多少有些猜想。
儒家学说里,谥法出自周公。儒生又最重视传统,各国并存的时候,国君死去,议定谥号,儒生引经据典,乃是大出风头的场合。现在嬴政拔除谥法,儒生破钞精力研讨谥法,再没有效武之地。
嬴政的声望在那边,他决定的事,只要不是特分袂谱,不会有人站出来,为了反对而反对。
“朕闻泰初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动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天子。后代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唰唰唰――
当时,没有人把小小的嬴政放在眼里,令嬴政相称不快。
王绾的年纪固然大了,但改起口来很快,陛下的称呼,没有任何呆滞之处。
三日过后,嬴政再次调集大朝会。
之前叫大王,今后叫天子,只不过换了一个称呼,人还是那小我,没有甚么分歧。等嬴政驾崩过后,不消议谥号,葬礼还会更加简化一些。
嬴政握着竹简的双手,不自发的用力,微微颤抖。韩非的上书,真是说到他的内心去了。
感激朱的打赏和月票!
“善。”
群臣当中,主张分封诸子为王的人,大有人在,王绾只是位高权重的代表罢了。
“德过三皇,功过五帝,号曰‘天子’・・・・・・”
大臣、将军们体贴的是,天子的尊号肯定后,臣子们该如何论功行赏。
对峙禅让之礼存在的儒生,更是深谙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