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豆芽的事情安排安妥,顺娘挑着捆好的一担干柴,手里提着鱼篓就进城了。明天因为她只砍了一担柴,比平常要早进城些,然后路过谢家肉铺的时候,被谢乙叫住了,谢乙先是问他这是要进城去卖柴和卖鱼吗?
顺娘说好,因而三人一起去了厨房,齐氏遵循顺娘的要求烧了一锅温水,顺娘找出来两个大瓷碗,把半斤黄豆和绿豆倒出来……
刘氏听了,见女儿欢畅,孙子也欢畅,想了想,也就作罢。
她又奉告老娘和嫂子,过几个时候要在上头浇水,保持盖在豆子上的布是湿的。现在她浇了水,比及她下晌返来的时候再浇水,早晨临睡前浇一浇,重视不要让豆芽见光,持续如许做四五天,生出来的豆芽便能够吃了。
刘氏瞥见了,也笑,不过她却对顺娘说:“把这鱼拿进城去买,不要糟蹋钱。”
次日寅时摆布,刘氏公然喊醒了顺娘,顺娘翻身起来,把明天早晨筹办好的东西都带上出了门儿。
回到家以后,她从鱼篓内里拿出来一条最小的给嫂子,让她把鱼熬鱼汤,再买上一些豆腐一起炖,百口打牙祭。
顺娘说是。
刘氏和齐氏都说能在家里就有钱赚,那里谈得上辛苦,她们对于生抽豆芽很感兴趣,要顺娘教她们如何做。
有如许的功德情,刘氏和齐氏当然心动,但是刘氏仍然是追着问,顺娘是如何晓得做这个买卖的,毕竟她们向来不晓得有如许的菜蔬能够卖。顺娘就说是在汴梁城里看到的,杨柳镇这里还没时髦起来,总之先试一试再说,如果能行的话,老娘和嫂子在家里就能做起来,她拿了生收回来的豆芽去卖就是。如此一来,即便不垂钓也有钱赚,只是要辛苦老娘和嫂子了。
平常这时候,她正在家里睡得香,如果起床必然困得要命,可她现在却感觉非常复苏,精力奕奕,更何况河边草丛里的蚊子也刺激得她不能躺下闭着眼等下钓竿的时候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