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赵将军如何推断出下一次鞑子会在两年后在此进犯我大明?又如何推断出鞑子下一次会直取我济南?”张秉文严厉的问道。
明朝的兵制,十一镇的兵多来自上面各个卫所,但卫所没有调兵权,军事批示权在总兵巡抚、都司。北方边塞设置总兵是一种以防备为主的军事办理体制,它要处理的是卫所统兵而无权批示的冲突。在总兵体制下设“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七人。……游击将军三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三十一人。工头备御二人。”
明天进了阳和,明天卢象升就和大师开了见面会。
“大人说的是。鞑子三次进犯大明,两次挑选从宣大出境,申明宣大的防备有极大题目。依我看起码有几个题目需求处理。”杨廷麟说道。
“嘶”的吸了一口寒气,三人一下子感到浑身冰冷,内心“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
崇祯九年(1636)十月,张献忠自均州(今均县西)、老回回改过野、蝎于块自唐县(今唐河)拥众二十万,同时出兵。十三日,攻襄阳。农夫军大败总兵秦翼明。湖广震惊。可这些事已和卢象升无关了,他就是想管,也没有这个权力了。
卢象升点点头道:“说得不错,除了杨国柱,其他两人确切不太称职。但是目前我初到宣大,还不宜顿时撤换,只要等过个一年半载再说。”
看了三个总兵一眼,三个巡抚恭敬的拱手告别而去。
“必然!必然!”赵国华拱手说道,然后上了马,大声道:“解缆。”随即,忠勇队开拨了。马蹄声、人的脚步声,交叉在一起,步队踏着路上的灰尘,隆隆的走向了远方。
待巡抚们出去后,卢象升才对三个总兵说道:“三位将军,明天是本总督第一次和三位将军见面,宣大是否能成为铁打的堡垒,就看三位将军了,本督的为人行事想必你们也传闻过一些,之前的事我就不说了,从今而后,三位如何表示,就看你们的了。本督别的本领没有,杀人的本领倒是有一点。”说完这话,神采冷肃的盯着三人。
阳高县是山西省大同市下辖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西汉置高柳县,金改名白登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阳和卫,属山西行都批示使司。
宣大总督官名。全衔为“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简称宣大总督。驻阳和(今山西阳高),辖宣府、大同、山西三抚三镇。
宣府总兵杨国柱躬身道:“末将服膺总督大人的教诲,决不让鞑子从宣府再进。”
他自从分开京师后,就马不断蹄的赶到了阳和接任宣大总督之职。
华津润拱手道:“赵将军,祝你们一起安然。”
清初改阳和卫为阳高卫,属大同府。雍正三年(1725)改成阳高县,属大同府。
“赵兄弟,以掉队京时必然要来德州,老哥等着你喝酒。”齐信仁咧着大嘴笑着道。
卢象升捋须道:“你说说看。”
宋学朱想到忠勇队在涿州的战绩,也热忱的说道:“赵将军,就费事你去一趟吧。”
“大同总兵王朴,此人怯懦,有些世故,关头时候不大靠的住,山西总兵官王忠才具普通,宣府副总兵杨国柱倒是不错。”杨廷麟点评着宣大的三镇总兵。
阳和卫城的中间,大明北疆三大总督之一的宣大总督衙门就耸峙在此,一正两偏的三座大门,飞梁挑檐气势恢宏,门口两个庞大的石狮子,瞋目谛视着来往人等,门前两个大旗杆高高飘荡着明字旗和卢字旗,八个盔明甲亮的天雄军兵士站在大门两边,手按腰刀,挺腰凹肚正视火线,就像钉子似地鹄立在大门两边,给人以森严奥秘,望而生畏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