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分开通镜台时,唯有这两张临摹的符纸能够带着,其他符具和临帖要全数交回,这是明镜台的规定。
笔尖悄悄一滑,一道墨迹充满着朝气劈面而来。
临帖上的始符固然恍惚不清,但笔力饱满,遒劲有力,道意盎然;而本身的始符,单以笔法而论,也算佳作,但是却道意惨白。如果把原始符比作一个精力饱满的青丁壮的话,本身的始符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木偶,像则像矣,却没有涓滴精力。
一上午的临摹,他对临帖上这个符文间架布局、线条走向,墨迹轻重有了开端的体味,对恍惚不清的处所也有了大抵的猜想。
这些统配的符具公然不能和本身当年在天相山所用的符具比拟,只是那套符具跟着方卓修为晋升身材进级,已经不能合用了。
第二天,方卓按照燕师兄指导,仓促来到符箓堂觉醒期弟子修炼的场合——明镜台。
上面记录了修道界最后级的五个道法,别离记录了金剑术、滚木术、水箭术、火球术、土刺术。
方卓用力一弹,火团却有力得掉在地上,然后很快就消逝了。
他在洞府内稍息半晌,便取出符具三件套,筹办尝试临摹天罡神相图中的那副青年肖像。
方卓再一次被打击得无语了。
然后,——搁笔了。
方卓翻了翻书桌上的符纸,这是修行界最低档的符纸,并且统共才两张。墨盒里的符液呢?也仅仅十余滴,节俭一点,或许勉强够两张符纸所用。
本来他还想和小家伙相同一下,问问玉盘的事,可曾经活泼到顶点的小家伙俄然销声匿迹了,不管任凭他千呼万唤也不出来,方卓非常迷惑。
………
这本是无可何如的事情,宗门没有充足的财力为豪门弟子免费供应优良的符具,让豪门弟子有符具可用,即便数量有限也是宗门尽了最大尽力了。
不得不说,方卓经脉包容的灵气太少,很快就弥补结束了。
明镜台上密密麻麻摆放着数百张书桌,书桌上放有符具三宝——符纸、符笔和符液。
这五个道法口诀并不长,方卓揣摩了一下火球术,暗自运转这段心法,只觉火之灵气缓缓在手中固结,最后固结成一个比拇指肚还小的火团,温度也不是很高。
方卓想起当年在天相山后山,老道奉告他的话。天相神图不是简朴的的画像,而是要画出人的命理。而这个符文看来也是一样事理,不是简朴的书法,而是要画出此中的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