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王雱也终究读完了《大顺民报》,把报纸递给了王安石,沉默不语起来。王安礼奇道:“元泽,你但是有甚么观点了?”
王安国倒是非常惊奇:“想不到旁儿读书天禀不高,这茶经研讨倒是很有见地啊。”
王安国展开了眼,感喟一声,说道:“还是三哥这里的茶香呐,我们没有门路,就买不到如此好的茶。想必这茶,比得上贡茶了吧?”
王安石看了他们的模样,苦笑道:“大弟,四弟,一杯茶罢了,至于吗?”
(注:晚甘候是武夷山岩茶的一种。洞庭新血茶是洞庭碧螺春的另一种叫法,前人又称碧螺春为“工夫茶”、“新血茶”,现在广东还保存了“工夫茶”这类叫法。)(未完待续。)
王雱点了点头,说道:“从叔,依侄儿之见,圣上所推十品官制,倒是与爹爹用人主张分歧,惟才是用。只是如此倔强实施,恐天下士子拒不接管。如此看来,我大顺又是风雨欲来……”
王安国则是如同把玩古玩一样,悄悄一嘬,眯上了眼睛,仿佛回味无穷的模样。王安礼则悄悄一碰嘴唇,仿佛怕水温太烫,然后才一饮而尽,也跟着王安国一样,眯着眼睛回味起来。
王安国和王安礼对望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忧愁之色。王家时运不济,固然摘掉了商贾世家的帽子,获得了科考资格。可他们一辈当中,最超卓大兄王安仁,二兄王安道、以及王安石的二弟王安世皆早早过世了。王安石的兄弟中,就剩下他最年长,然后是王安国、王安上和王安礼。此际王安上正在外埠,赶不返来。但以王家的族望来讲,他必然会回家插手科考的。
“哦,你喝过贡茶?”王安礼也回过神来,饶有兴趣地问道。他们叔侄三人都是爱茶之人,对于饮茶一道,可谓痴迷已深。
王安石三兄弟,趁着王雱在读报的时候,不约而同地端起本身面前的茶杯,把杯中香茗一饮而尽。只是三人神态各别,王安石是满怀苦衷,喝茶行动洁净利落,浑然没有一丝咀嚼的行动。
王安礼笑道:“若以圣上的性子,定然不会开恩科皋牢天下士子的心机的。想必是那位徐阁老,给圣上所提的建议吧。”
王安石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当初我同意他建茶庐,是为了让他修身养性,定下心来看典范史籍。可他倒好,本末倒置,把《茶经》倒背如流,四书五经却碰都不碰,你说……”
“大哥,算了吧,喝杯茶,消消气!”王安国也跟着劝道。
只是他们的后代,都没有甚么成器的。最超卓的王雱,偏生又疾病缠身。如果掌控不住机遇,靠下一代更是迷茫,王家甚么时候才气真正成为书香家世,官宦世家?
王安国点了点头,说道:“三弟说得在理,以圣上的性子,必定是想大刀阔斧的。想想年前那监察司一案,两百多大员掉了脑袋,便是商纣王,也未曾做过这等大肆捕杀臣子的事。虽说事出有因,可圣上的手腕,也太狠辣了点。如果不是杨太师保全大局,不肯与圣上相拼,恐怕大顺早已动乱起来了……”
王旁不美意义地笑道:“侄儿就好茶道,让叔父见笑了。如果叔父喝不惯这晚甘侯,侄儿这另有其他名茶,如洞庭新血茶,永春佛手,顾渚紫笋,阳羡茶,瑞龙茶,日注茶,双井茶,谢源茶、雅安露芽、蒙顶茶、临江玉津,袁州金片,青凤髓,纳溪梅岭,巴东真香,龙芽,方山露芽,五果茶,普洱茶,鸠坑茶,瀑布岭茶,五龙茶,真如茶,紫岩茶,胡山茶,鹿苑茶,大昆茶,小昆茶,焙坑茶,细坑茶,径山茶,露台茶,天尊岩贡茶,西庵茶,石笕岭茶,雅山茶,鸟嘴茶,宝云茶,龙湫茗,月兔茶,花坞茶,神仙掌,紫阳茶,信阳茶,黄岭山茶,龙井茶,虎丘茶,洞庭山茶,灵山茶,沙坪茶,邛州茶,峨眉雪芽,卧龙山茶,修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