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辽国上京,耶律良自感觉上京的皇宫非常寒伧。哪怕是大顺皇宫不大,也不是辽国上京皇宫能对比的。大顺最短长的工匠堆积,用时十余年,补葺五六次的皇宫,又岂是一方才踏入农耕社会的辽国能比的?
小黄门带着被惊呆的耶律良和两个契丹副使,从大庆门而入,经长廊,入宣佑门,到了崇政殿内里。陆承启已经在崇政殿内里等待了一阵子了。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正五品官员,这个位置不晓得有多少人垂涎。天子跟前,能获得最多的动静,最为靠近天子,额,当然除寺人以外。最首要一点,就是获得天子的正视,今后官途一片平坦,平步青云那是最根基的,前程不成限量。
耶律良作为辽国少有学习汉文明的人,对于墨家的书,还是看过的。《非攻篇》他也熟谙,只是临到头了,不晓得如何辩驳,是以语结。
在舍人和馆伴使副的指导下,辽国证使耶律良和两个副使三人行至东阶,由阁门使指导升殿,来到陆承启御座前,传达辽国国主对大顺天子陆承启身材的问候。
这时候,捧着书匣的辽国使者耶律良等三人在舍人(相称于天子秘书的官员)的指导下就位,舍人向契丹使拱手施礼。这舍人乃是先皇九年进士乙等六名,唤作刘庚,字半农,算是两朝元老,深得陆承启信赖,升他做了这正五品的舍人,原属中书省,但陆承启废三省以后,便不叫中书舍人了,而直称为舍人,或者内阁舍人,是内阁大臣与天子之间通报奏折的官员。
饶是耶律良来自辽国最繁华的上京,也被面前的汉人皇宫给惊呆了。红墙绿瓦,雕龙画凤,尽显雍容华贵之气。这内里的建材,极尽豪华,金碧光辉、美轮美奂的天上宫阙。在大内正门宣德门内里轴线上建大朝大庆殿,厥后为紫宸殿。在中轴线西另辟一南北轴线,前有文德殿,后有垂拱殿。紫宸、文德二殿都曾朔望视朝,都具日朝的性子,垂拱殿则是平常视事的常朝。
这实在是黄玮颐用心给衙役提早说要对契丹人下狠手的,这些衙役本来就对契丹人没甚么好感,有了下属的密令,如何不下死力?二十下水火棍下来,哪怕是铜皮铁骨,也要被打得骨断筋伤!
本来第一眼看到红墙绿瓦的陆承启,也有些不风俗。后代风俗了在电视上看到的红墙黄瓦的紫禁城,陆承启还真的就想不到,这合座绿的屋子,就是大顺朝的皇宫。
到了朱重八,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天子,对黄色也独占情钟,乃至于南京的宫殿也是用黄色的瓦片。鉴于朱元璋过分强势,统统人都不敢有贰言,才持续了下来。
陆承启细心地听着耶律良半文半白的汉话,并没有甚么过激的反应。这是做人最根基的规矩,不管认不承认儿家的定见,先听人家把话说完。
到了第三日,陆承启总算记起了他们,派了小黄门前来宣旨,召见辽国大使,商讨两国交际事件。耶律良得了圣旨,转头一看本身原先人数颇多的使团,欲哭无泪。对这些还是卧床不起的契丹人,耶律良只能认了,带上两个副使,跟着小黄门,先在都亭北驿内里学习了一天礼节,翌日才跟着小黄门从宣德门进入大顺朝的皇宫当中。
耶律良这两日,束缚部下,不敢让这些飞扬放肆的契丹人再出去了。即便没有他的授意,这些眼高于顶的契丹人,还是会闹出事情来的。不过现在好了,除了他在内,就另有两个契丹副使没有遭到杖刑罢了,其他的都还只能躺在床上,转动不得。
这一套是法度化的问候礼节,耶律良和两个副使已经练习了一天。这就是所谓的朝见,也就是两国正式拜候干系,相称于后代带领人见面一样,大多是没有甚么本色性的东西在内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