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不出,不但是施凤来目瞪口呆,便是崇祯也是心下暗自佩服,要不然如何说这读书人就是坏呢,这么骚的操纵,得亏他温体仁想得出来!朕还是太仁慈了,这么缺德的主张,还真没想到!
见崇祯如有所思的模样,施凤来接着道:“臣冒死直言,方今天下,赋税几近收不到多少,陛下又拿甚么去掌控全大明各地的卫所?如果没有卫地点手,倘若被迁的巨富豪商们举旗造反,又当如何平判?”
待温体仁和施凤来都躬身应是后,崇祯这才接着道:“施爱卿且将前几日那郑一官招安之事,另有宝船之事,跟温爱卿说说。”
崇祯听到温体仁的话,倒是想起来宿世看过的那本《我要做天子》,内里确切有这么个说法,一代代的天子挂了以后,都要迁天下富户去守陵,实际上就是起了个剪羊毛的感化。
当一大堆的有钱人堆积在一起的时候,这钱还是钱?但是这事儿明显是个功德儿,施凤来又反对甚么?
温体仁道:“方才施大人所虑,本来也是臣之所虑,故而臣才说先迁一地的富户,以免惹出大乱子。但是有了这郑一官么,事情倒是有所转机了。”
施凤来倒是耻笑道:“温大人可真是好设法。便是先帝托梦给陛下,又以甚么大义名分去迁这些富户?一个不慎,便是烽烟四起的结果,温大人可承担得起这结果?”
心下暗自感慨一番的崇祯接着道:“此事过两天再说。明日先在朝会上议好了度量衡的事儿,迁富户守帝陵么,先缓一缓。事情总要一件件的做,饭也要一口口的吃。”
在这一点儿上,温体仁表示的就比施凤来要强很多,温体仁底子就不在乎身后会不会被人刨了坟,归正跟着天子走,如果最后能混个陪葬帝陵,除非有人去刨天子的坟,不然本身的坟应当也是安稳的。
施凤来暗自瞄了温体仁一眼,心道这首辅还是你当吧。就这么依着天子的意义去办,渐渐儿地得获咎多少人?死了以后这坟都得让人给刨喽!
温体仁躬身对崇祯道:“启奏陛下,臣另有一事想要禀报。”
崇祯心中也是暗骂一声卧槽,这事儿还真不是本身举着屠刀就能行的事儿。别看本身在朝堂上杀几个大臣没甚么,可真如果学前汉这么玩,东南一带当即就得烽烟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