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比较风俗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描述某种办事气势。这一次的千骑整风倒是刚好相反,先是下了一场暴雨,然后才看到闪电听到雷声,让人猝不及防!
“涉案者将近百余人”,听到这个数字,本来支撑北衙禁军清算军纪的李治,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至于犯事严峻却没有过激反应的,薛绍还是饶了他们一命,只将他们从千骑内里断根出去,视情节严峻与否别离将他们调任到了别的军队或是处所军府、边关军镇持续参军。这一点不难办到,薛绍本身就兼任了兵部员外郎的官职,在军队内部变更几个士卒完整没有题目――从吃皇粮的天子亲军变成浅显的小卒,这无疑也是一个严峻的奖惩了。不过比起砍头放逐来讲,还是好了很多。以是这一批被措置了的人,固然内心多少会有点怨气,但毕竟是无话可说。
“千骑一共只要八百人,你一下要措置这么多?”李治担忧这一点。
薛绍的“将威”和军纪的威摄力,完整建立起来了。有了顾忌和束缚,现在的千骑才终究有了一点军队的模样。军令如山令行制止,再也没人敢像崔贺明等三人那样挑衅长官,更不成能另有私离虎帐、夜逾皇宫如许的事情产生。
大理寺公判后的第九天,薛绍停止了上任以后的第一次正式的,全军器长以上|将官集会。集会的内容,当然就是整风活动。
至此,千骑内部再也没有一小我勇于挑衅薛绍的将威,没有一人勇于置疑军令如山。每一名千骑的枕头上面都有一份本身亲手誊写的大唐军规,不时读颂恐怕健忘。与此同时,很多“荡子转头”的千骑对薛绍还是充满了感激的,毕竟薛绍给了他们改过改过的机遇,没有不分良莠的一棍子卤莽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