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 > 第234章 闹到大柳村
“好吃好吃,娘,糯宝还要!”小糯宝巴不得把脑袋塞进荔枝筐里,眼里尽是食欲。
只是这笑声没持续多久,俄然间,门别传来一阵叫唤,便打断了姜家的欢乐光阴。
待把冰块和木板取下,世人惊奇发明,本来这中间夹着的,竟然是两筐冰镇着的荔枝!
她坐在凳上,边挖蟹黄边道:“传闻都城那边,一到了这时节,那些富朱紫家,都是要吃几次这蟹黄面条的,咱今个儿也赶个时髦,弄一回给孩子们尝尝。”
冯氏他们不免吃惊,盯着上面的冰块出了神,这时,还是李七巧眼睛尖,忙指着冰块上面喊。
却不想,等清算箱子时,李七巧摸到了内里一个硬物,拿出来一看,竟是一只锦盒,内里装了两对串了三圈的,金珠珠手串!
俩人仿佛又回到了畴前,每天黏着糯宝不放,各种“争宠”时的日子了。
此中一箱是为锦娘备下的,秋冬的穿戴用物,余下的那箱,就是给小糯宝的了。
身后跟着的两个哥哥,像俩只小尾巴似的,也亦步亦趋,追着她的足迹,踩出“吧唧吧唧”的动静。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人可真不由念叨!”冯氏忙擦洁净了手,指着上面:“宋老都说了啥,丰年你快读读。”
“对了娘,提及都城,那宋老如何自打回了京,就再没有返来的意义了,偶然还听糯宝念叨起他来呢。”李七巧随口嘀咕起来。
这两日,俩小子不知又想了哪一出,经常趴在地上,让小糯宝坐上他们的背,玩着“骑大马”的把戏。
里屋的李七巧,怀里正抱着小春哥儿,手上在缝着带绣花的鞋面子。
可一翻开另个箱子,劈面而来的,倒是阵阵冰冷之气!
想到这位朱紫,冯氏目光沉吟:“宋老啊,他还留了个锦娘在我们村,不会不再露面的,人家是国公爷,朱紫事忙,那里能总往咱村跑,多数是在忙些啥朝堂大事吧。”
那荔枝上还带着枝叶,叶子绿油油,乃至都没有卷曲之状,可见仍很新奇。
姜丰年点了头,一目十行先看过一遍,这才知,宋老在手札上,先是问了糯宝和姜家人安。
但自家却得了两筐!
而未几时,宋老信上所说的物品,便由两个从都城来的镖师,一同送到了大柳村。
此物早在都城风行,宋老深思着糯宝会喜好,已买下好久,此次就一起送来了。
新奇的螃蟹蒸熟,再把内里的蟹黄取出,炒成蟹黄酱。
宋老还在信中提及,宫中的要事是一桩接着一桩,他实在走不开,等忙完了这阵子必然会返来。
“你们是啥人,凭啥往我们村闯!”
姜家人看她这般财迷,都觉忍俊不由,纷繁笑出声来。
和萧家祖孙买的是一样!
“不好,快去仙泉居,萧夫人怕是要有费事!”她发觉到不对,急着小嗓音大喊。
这荔枝于他们北方而言,的确是天大的奇怪物,别说平头百姓了,就算是王公贵胄,若想吃上几颗,那都甚是困难。
而小丰苗见状,也是“不甘逞强”。
姜丰景亦是如此愉悦。
荔枝果肉清甜水润,还带着凉意,一口下去,小糯宝就喜得点头晃脑,直鼓着小巴掌喝采。
姜丰年和姜丰虎看了,都恋慕地不住点头。
冯氏揉揉眼睛,这才看出,上面的大冰之下,还隔着块厚厚的木板子,而木板上面,仿佛有夹层,像是存着甚么东西。
小糯宝一下子从炕上爬起,放下那金珠珠手串,这就扑到窗台上抻脖张望。
宋老竟为了糯宝,肯花这么大心机,冯氏替闺女感到有些受宠若惊,真不知咋谢人家才好。
“底下,底下另有东西呢娘!”
自打海货应季了,百口吃过好几次蟹子,也就丰景不常在家,还没享过这口福。
“滚蛋,几个乡间泥腿子,还敢阻我来路!我等来此,是抓阿谁不守妇道的贱人回府,你们若敢禁止,谨慎人头落地!”娇俏刺耳的女声,带着傲慢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