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妃?”元娘的心像是被谁给抓住了一样,侧妃也是妾,听着好听罢了。
五娘走到她大姐身边,把懿旨递给她:“本身看看,你mm现在也算是准王妃了。”
五娘给兮香使了个眼色:“去把我那边存着的那些册子拿过来,这些账就拿着我这准王妃的名头去要吧。”归正她方才也细想过了,从这赐婚旨意来看,恐怕太后跟昭亲王一定就看得上那几家。
奉天承运,皇太后懿旨:兹闻安平伯金明成之嫡妹金氏五娘,温良浑厚,舒雅风雅,丰度出众,太后闻之甚喜。今昭亲王年二十又五,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金氏五娘待字闺中,与昭亲王可谓佳配,欲成良缘,仰承皇太后慈谕,特将汝许配予昭亲王为王妃。统统礼节,由礼部及钦天监慎重相待,择谷旦结婚。钦此!
屋里的人都盯着五娘,有些哭笑不得,都这时候了,她竟然还能想到要账。
米氏坐在主位上,可贵的她也有愣神的时候,不过看到闺女脸上那成心机的笑,就回神了:“你这笑是甚么意义啊?”
“母亲,”陈氏被她们娘俩弄得一愣一愣的:“小妹的嫁奁,我们公中出。”
“赐给了谁家?”元娘双手紧握着绣帕,严明差人来家里也没说清楚,她都担忧死了,实在是京里的纨绔很多,她小妹是个好的,可千万不能丧在那些败类手里。
“你内心明白就好,”米氏也握着女儿的手:“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
米氏叹了口气:“昭亲王。”
五娘看了看她娘,眼神一转又看向她大姐手中的懿旨:“有了这道懿旨,我还能如何想?当然是开高兴心安循分分地待嫁。”
五娘跪在最前面,听完旨意以后便接了旨叩拜:“臣女金氏五娘伸谢皇恩,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金家人也跟着伸谢皇恩。
此次,米氏倒是笑了:“是王妃。”
她才十五岁,年青着呢,好日子还没过够,谁想死?再说她是王妃,今后也不消伏小做低,也不消天不亮就起家给长辈存候,王府里除了王爷,就她最大,这么一想日子仿佛很好过。
“母亲,”元娘孔殷火燎地进入屋里,脸上有些孔殷:“传闻太后给小妹赐婚了?”严明差人归去奉告她的时候,她还不信,赶紧让人套了马车回府。但是到了荷花弄,离得老远,车夫就说伯府门前有禁军侍卫守着,也就由不得她不信了,只是内心还需一句必定的话。
五娘起家以后,她的三个哥哥就上前去办理了,毕竟她身为女眷,不好出面。
米氏看向五娘:“你是如何想的?”
二十万两白银,那很多少银子啊?
“王爷,彦某昨儿已经探听清楚了,我们王妃但是把金算盘,”彦先生现在是越来越喜好他们这将来的主母了,比喜好金子还多一分,实在是那位太会赚金子了:“都城里共有六家十六商店,都是规格一样的三层小楼,卖的都是女人家喜好的金银金饰跟江南的胭脂水粉,这都是我们王妃管着的,不过她从未出面过,买卖都很不错。”
礼部侍郎李延也没跟他们客气,收了红封:“那鄙人也沾沾贵府的喜气,等大婚之时,还望伯爷不要忘了鄙人,鄙人也想来府里讨杯喜酒喝。”
彦先生闻言也不嬉皮笑容了:“天子此次倒是做了一件功德,不过也不关他甚么事,还是太后娘娘看得长远。”
昭亲王府前院的三思堂里,一名身着玄色云纹长袍的男人,双手背在身后,站立在书案前。
昭亲王没有理彦先生,不过他脸上倒是有了些笑意:“胆量倒是不小,也还算聪明。小应子,筹办马车,本王要出府。”此次进京,他手头已经有了十万两黄金,现在还差一些,看来他要问或人先借一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