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桂满头是汗,接过丫头递到手边的酸梅汤咕咚咕咚一气喝完,招手叫傅云英,“英姐,和我们一起玩吧。我给你描指甲。”
苏桐单手握拳,放在唇边轻咳一声,扬扬手里一沓写满笔迹的纸张,含笑道:“我晓得,管家让我在这里等着。”
傅月趴在雕栏上,一脸迷惑:“那英姐为甚么和启哥、泰哥一起上学?”
傅云英听傅四老爷提起过,苏桐已经顺利通过仲春的县试和四月的府试,获得童生的身份,接下来是最后一场院试。本年比往年冷,四月天俄然下了几场大雨,苏桐插手府试的时候非常吃了点苦头,从考场出来以后生了场大病。
孔秀才一愣,笑道:“你也传闻过霍将军?”随即想到傅云英小时候在甘州长大,她母亲说不定就是霍将军救下来的,没有把她当孩童对付,当真道,“四年前霍将军领兵抗倭,带着几千将士出海寻觅倭寇的老巢,途中碰到波浪,船覆人亡,都觉得霍将军也不幸死了,还好老天庇佑,上个月霍将军从浙江登岸,浙江巡抚当即上报朝廷,动静已经传遍了。”
傅云英扯扯孔秀才的衣袖,尽量用一种平常的口气问他,“明……霍将军还活着?”
傅云英回以一个万福,客气道:“孔四哥有礼了。”
孔四相公是位秀才,是傅云章少时的同窗,家道普通,在知县家坐馆授徒,赚几个钞赡养一家。他常来傅云章这里蹭书看,傅云英见过他几次。
苏桐回声拜别。
苏桐听到说话声,也迎了出来。
快到端五了,丫头、婆子抱着一捆捆菖蒲、艾草、香茅颠末。本地民风,每到端阳时,窗户门口廊檐都要插上香草避毒虫,过完节也不管它,让它天然吹干,比及过年打扫房屋时才取下。端五又叫女儿节,傅桂和傅月上个月就盼着女儿节了,从月朔到初五,家家户户的小娘子盛装打扮,穿新衣,戴艾叶,簪榴花,系五毒灵符、五彩丝线,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躲端五”。到端五那天,饮雄黄酒、吃过黍粽、绿豆糕、咸鸭蛋后,百口长幼齐聚江边看赛龙舟,至夜方归。
傅云章的书房枕池而筑,潮湿幽寒,天然不能例外。
傅云英步下石阶,走进敞亮炽热的日光中,脊背挺得笔挺。
脚步声由远及近,傅云章和孔秀才踏上竹桥,两人神采慎重,低声扳谈,傅云章眉头舒展,似是愁闷不舒。
天亮得越来越早,还没到巳时,日头已经变得暴虐。傅云英一起穿花拂柳,芳岁跟在一旁为她撑伞,光芒被绸伞滤过,丝丝缕缕地浮动着。
傅桂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垂垂听不清了。
“姚学台只给了一句考语:一无是处,不忍卒读。”
四年前姚文达在翰林院任侍读一职,甚么时候成提督学政了?
傅云章点头,“我看过那篇贺文,还抄了一份,只能从这里动手了。”
少年盯着她抄完的纸看了好久,愣愣入迷,半晌后恍然觉悟过来,揖礼道歉,“刚才怕打搅五妹,就没有出声扰你。”
傅四老爷为此特地托人从姑苏府购买了几套头面金饰,听人说江南闺秀常常嚼食茶饼,能令口齿留香,也随大流秤了几斤,傅月、傅桂和傅云英一人一份。
抄完最后一个字,她缓缓吐出一口气,放下竹管笔,吹干纸上的墨迹,压上镇纸,等傅云章返来点评。
三房的表少爷桐哥是将来的姑爷,怠慢不得,莲壳擦干嘴角的口水,立马跳起来,“我这就去,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