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天起床都看见教主在破案 > 第十一章
高轩辰眯了眯眼睛,嘴角勾起一抹邪笑,缓缓道:“池方英啊池方英,我再问你一遍,明天我走以后,到底是谁把你们几个供出来的?是纪清泽呢,还是……”他用刀背悄悄勾引池方英的下巴。
门生听不听是门生的事,谢黎教课的时候是从不懒惰的。他的课也有人情愿当真地听,只是有些人当真听能够只是为了找茬。
高轩辰道:“谢师父,她是说你没用的行动太多啦!”
这刀剑毕竟是最常见也最趁手的兵器。这三十来个少年里,有近十家家中绝学是刀法,在江湖上都有个某某刀的尊称。他们自认刀法已经练得谙练,是以上课时不免懒惰。再则谢黎本来就是武师中脾气最暖和的一个,对门生们的管束并不峻厉,因而他的课就成了最轻松的课,在他课上一群孩子嬉笑怒骂打打闹闹,都不把他这个武师放在眼里了。
短短半晌,两人已过了三五招。蒋如星的守势始终很猛,谢黎却只守不攻,是以在旁人看起来,蒋如星较着处于上风。
蒋如星马步一扎,稳住重心,拉开架式:“弟子获咎了!”
蒋如星毫不客气,快步一进,大喝一声,挥刀朝着谢黎斩去!
天下论武堂有规定,凡是送入论武堂的弟子,年纪必须在十到十四岁之间。年纪太小,自家工夫的根本尚未打好便来学习天下武学,唯恐学乱了反倒成了废人;年纪太大,武学思路已经牢固,再没有被塑造的余地。蒋如星本年十四,凤弋刀已经小有所成,确切能够在必然程度上代表北凤与谢黎一较高低了。
谢黎在蒋如星出招以后才有所行动,脚下滑步,错身避开蒋如星的长刃。蒋如星一击不成,立即抽刀反撩,谢黎脚下再滑,刀“格”住了蒋如星的刀刃,挡下她的守势。
江湖上提起最驰名的刀法,那就是北凤蒋家的凤弋刀。蒋如星身为蒋家人,方才那话清楚是在质疑谢黎的工夫。这是要掐起来了呀!一群看热烈不嫌事大的少年们立即都镇静了,另有人从喉咙里收回“喔喔”的叫喊声
谢黎却道:“天下武林,千百年来,风水轮番。没有无坚不摧的刀,没有安定不破的阵。武学之精美只在两字,即为‘窜改’。不管大开大合或是轻撩细拨,唯有把握窜改者,方可不败。百年前数位宗师之以是建立天下论武堂,让百家弟子齐聚论武,并不是为了让掉队者学会某一种刀法或者某一种剑法,而是想让你们不做管中窥豹之人。天下没有稳定应万变,唯有万变破稳定。”
他语气始终暖和,脸上也带着笑意,可他说出来的话分量却不轻。
过了一会儿,纪清泽从这条路上路过。纪清泽一见高轩辰,立即把张俊脸板得像棺材。高轩辰本来想跟他搭话,但是他却别开首快步分开了。
蒋如星起先是气愤,接着是震惊,然后又堕入茫然。
练武坪上非常温馨,无人开口说话。
池方英吓了一跳:“毓、毓澄,你干吗?”
高轩辰唯恐天下稳定,教唆道:“要不然你们俩个打一架?看看到底是天下论武堂的刀师短长,还是凤弋刀更短长?”
蒋如星道:“谢师父,你的滑步为何那么多?”
众少年立即鼓动声一片,都想看弟子和武师较量。不但是蒋如星,对于天下论武堂的武师不平气的弟子大有人在。学剑的感觉天下论武堂的剑师满是痴人,学棍的感觉天下论武堂的棍师满是蠢货。要不是大师不敢冒昧,这些武师们一天起码要被挑衅几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