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12.第12章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我的书架

高澄俄然“唰”地一声拔出剑来直指元修。

高澄束发汉服,行动不便,又以一敌三,垂垂落败。

高澄心头定定,瞻仰这些壁画和雕塑,如痴如醉。

被消浊了光芒的金乌渐渐坠到天涯斜刺里低低地覆盖在江上。乌金色衬着了江面,江水一波一涌永不撤退而有节拍地拍打着崖岸。傍晚时江边沉寂无人,石矶后泥岸边是大片又高又密的芦苇丛。芦苇丛中停着一只并不那么显眼的楼船,无任何富丽装潢。

那着披风的男人拔剑上前互助。他剑锋所指仿佛悄悄巧巧便逼退三个黑衣人。那男人面对劲敌,竟另有闲暇回身面向高澄笑道,“在此幸会高侍中实为不易。”一边说着一边又举剑再次逼退三个又扑上来的黑衣人。

乍然被人认出,高澄一惊,收剑细看。这男人年逾弱冠,剑眉精美浓厚,一双极大的眼睛,隆鼻丰唇,微微含笑,极其豪气,还透着胸有成竹的自傲。此人他并不熟谙,在此是初度会面。但是他必然熟知他。

“孤既是大魏天子,何惧以身殉之。”他语气安静。见证过二帝被杀,他早已心如止水。他是元氏后嗣,他的性命必用来祭奠大魏的社稷。这是他的宿命,也是他的恨。俄然想起了高常君,心头软软的。如果有来世……

崔季舒站起家,也抽出腰间佩剑。想举剑冲上去,又心中胆怯。冲突之间来去数次。

两骑安步,渐行渐远,无人一语。高澄是从未见过如此场面,而崔季舒则本是诗礼旧家,对于江南民风文气听闻很多了。虽在北地魏都久了感染北人风俗,现在亲目睹证,也不免思慕传闻中的江南礼乐盛况。

崔季舒也跟着驻马,向前瞻望。实在他倒并没有闻到甚么异香。

“说吧,汝还需我扣问不成?”高澄看崔季舒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耐烦道。

高澄忍不住上马向木门走去。崔季舒跟在他身后。内心止不住惊骇,这毕竟是梁都,不是魏都。如果被人窥破行迹,很难说结果如何。

高澄从殿门外细看萧衍。耳闻此人也曾纵横天下,也曾叱咤风云,原是勇猛大将,现在归皈佛门。莫非真的廉颇老矣?连门外隐身两人都未曾发明?还是一心参禅入放心无俗念?

“我不晓得……”崔季舒诚恳地答复。“是北地来的陌生人,不是大丞相派来的。”

高澄还剑入鞘,回身走出了古松林。

“走,去找找这同泰寺主。”高澄一句话抛来,人已经分开了这佛殿往内里去了。

正思考间俄然脑后冷风乍然,心中惊觉。高澄反应奇快地今后撤步一闪。崔季舒还没来得及惊呼便看到一支寒光森森的小戟飞过,透入纱帘竟飞入了殿内。崔季舒吓得回身就跑,躲在了柱后。

“公子,是一起从北地所来者。”崔季舒一边舍了命地纵马疾走一边向着高澄大声喊。

高澄从未见过如许的城邑。想来他自出世,垂垂长成,都是跟着父亲高欢厮杀征讨,无一日不是活在有我无你的白刃鲜血之间,无一日不是生在你死我活的策划战略当中。安闲,对他来讲是很陌生的东西。温馨地停下来,对他来讲也是全新的感受。

忽觉颈上冰冷,有一种锋利的疼痛伸展开来,似有甚么锋利的东西正在划破皮肤,吓得崔季舒身子一僵不敢再动。

同泰寺里实在并没有太多的侍卫。不知是江南承平已久心无警戒之故,还是寺主天子萧衍好静而不肯意置过量侍卫于身侧。沙弥们忙于诵经打坐,修身参禅,恐怕想也没想到会有人突入。更不会想到突入者是北方大魏的朝中官员。

推荐阅读: 女帝的神级星卡师     玉玺记     暖婚之不及七爷套路深     盗女魔妃:腹黑爷,求少点套路     浮云圣尊     特种保镖1     让你办玩具厂,没让你办军工厂!     末世神刺     逆徒天天欺师,拿着婚书滚下山吧     豪门燃情:总裁的天价影后     入骨相思意     最强食神系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