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 第二十二章兴亡皆是百姓苦
你张辽说你弃暗投明,那些关东诸侯就会信?天下人就该信?
刘备大喜道:“计将安出?”
杨勇其人出身西凉军,是董卓的亲信将领,如果对外宣称张辽亲手斩杀杨勇并投奔刘备,这类情势的弃暗投明就顺理成章多了。
说着,张恒伸脱手,拍了拍张辽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文远放心,跟着玄德公,毫不会藏匿你这一身技艺。我能够向你包管,总有一日,必让你乘风而起,一展雄才!”
就算碰到天灾天灾,不幸失了地步故里,但只要还能活得下去,他们就不会肇事,永久是这般逆来顺受。
遇事不决问子毅,已经成为了刘备的风俗。
“玄德公所虑者,但是百姓如何安设?”
如果张辽没有挑选归顺,张恒就脱手斩断他的后路,那的确是张恒不隧道。
凭甚么啊!
“既如此,文远早去早回,前面另有战事。”
子毅,你这要求也太……
关羽瞥了张辽一眼,他凭甚么!
“并非闷闷不乐。”刘备苦笑点头道,“子毅,降卒虽已收编结束,但眼下却有一桩难事,还望子毅教我。”
手中军队大增,你不是应当欢畅才对吗。
“子毅可有奇策?”
张辽再度冲张恒一抱拳,捡起地上的首级,翻身上马,直奔酸枣而去。
“云长漂亮!”
想要别人信赖,那就老诚恳实拿出点干货。
凡为将者,军功乃是立品之本,都极其看重,不然当代也不会有这么多杀良冒功的事情呈现。
张恒点了点头。
可就是如此浑厚仁慈的百姓,却还是没法逃离野心家的欲望和掌控,终究落得个路边枯骨的了局。
“末将如何能见怪先生,恰好相反,末将还要感激先生教诲。”张辽从速解释道,“若非先生刚才仗义执言,末将几近自误出息。”
更何况杨勇这颗人头,是刚才关羽孤身陷阵,历经艰巨险阻方才斩杀,可谓来之不易。
眼看没了活路,百姓们终究下定决计出走世代留守的故里,却还在半路上被杨勇撵上了,终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好不惨痛。
“玄德公……”
“子毅,为今之计,还当如何?”
张辽现在是归顺了不错,但想要真正成为刘备的亲信之臣,想要此后能在刘备个人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斩断本身的后路。
张恒眼角微微抽动,忍不住收回一声感喟,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了普通,非常压抑。
见张恒眼色迷离,神情哀痛,刘备不知原因,便开口轻唤了两声。
张恒这才回过神来,伸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晶莹。
闻言,刘备的情感也降落了下来,不过很快便被气愤代替。
“子毅公然聪明!”刘备感喟道,“投降的董卓军收编结束,但眼下另有一万多名百姓,我们该如何措置?”
这才短短半晌时候,子毅就想出了战略,并且还是三条……
“这么多!”
“唯!”
之前这些百姓就被杨勇虐待,现在杨勇虽死,但这些百姓还是无根浮萍,如何安设他们,就成了当务之急。
关羽眉头稍稍伸展了些,顺手将杨勇首级递了过来,算是表态了。
“看来文远不但智勇双全,更是深明大义。”
临行前,张恒走了过来,将手中的首级递给张辽,同时低声笑道:“方才之事,文远不会怪我吧。”
时移世易,人在不应时候,不免会做出分歧的挑选。
张恒扭头,了望远处的万余名百姓。
目睹关羽情愿让出功绩,刘备又开口问了一句。
可这个新归顺的敌将?
“子毅,子毅,你如何了?”
“玄德公明鉴,文远身为何进大将军旧部,又是当朝羽林中郎将,现在弃暗投明,总得有个明证才是。也只要如此,才气让诸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