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4章 三字经(3)
[1]论语:论是群情,语是答语,《论语》是编录孔子与弟子言行、思惟的一本书。[2]善言:孔子和弟子们的高论。
【译文】
上面提到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爱、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十义是大家都应遵循的品德标准,不能违背。
从本身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共九世,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次序和家属血缘的担当干系。
《中庸》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对于中国人的人生观有极大影响。《中庸》主张小我的涵养平和适度,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要力求调和,社会就能由此安宁。
高曾祖[1],父而身[2],身而子[3],子而孙。
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义之邦,从古到今都非常正视礼义。不管是“孔融让梨”还是“桃园三结义”,都是解释礼义的最好注脚,品德礼义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解读】
【解读】
有古文[1],大小篆,隶草继,不成乱[2]。
[1]高曾祖:高祖父、曾祖父、祖父。[2]身:本身,本人。[3]子:儿子。
【解读】
社会是纷繁庞大的人际干系构成的大机构,每人都有着各种支属干系和社会干系。这里提到的“十义”是措置各种干系的原则,时至本日这些原则仍然具有参考代价。
【解读】
【译文】
【注释】
【解读】
[1]青:蓝色。[2]赤:红色。[3]目:眼睛。[4]识:看到、辩白。
【注释】
长幼序[1],友与朋[2],君则敬[3],臣则忠[4]。
【注释】
【注释】
如果你想遍及地学习,知识的陆地实在浩大庞大,不是件轻易的事,但如能做到大抵体味、大抵研讨,还是能晓得很多根基事理的。
《三字经》先容到这里,就已经把人类的情感、感知觉、视觉、味觉、嗅觉都先容了,相称于繁复版的浅显心机学。人类还具有听觉,可辩白声音的来源远近,触觉则可辨别冷暖各种刺激。以是,我们能够聆听一场音乐会,能够感受一幅油画的纹理质感。
匏[1]土[2]革[3],木石金[4],丝[5]与竹,乃八音。
期间的生长,社会的进步,教诲形式的窜改,明天的人不成能再去完整地学习这六艺。但有一点是能够必定的,不管古今都正视培养人的全面本质。
孟子[1]者,七篇止,讲品德,说仁义[2]。
[1]匏(páo):匏瓜,近似葫芦,当代用作乐器。[2]土:黏土,陶土,可做成埙,有六孔,当代一种陶制的乐器。[3]革:皮革,这里指鼓类的革制乐器。[4]金:金属制乐器,如铜锣、铜鼓等。[5]丝:指琴、瑟、琵琶等丝弦类乐器。
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我再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译文】
【译文】
蓝色、黄色、红色、玄色和红色,这是构成色采的五种色彩,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辨认的。
一代接一代,世脉相承,人类的繁衍、生命的持续永无尽头。我们每小我都担当着承上启下的任务和任务。
【译文】
汉语中的调子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四声的应用必须调和,听起来才气令人镇静。
【译文】
【注释】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1]族,人之伦[2]。
关于断句的学问有很多典故,如一名卖豆芽的人家里的春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乍一看,字都一样,这要如何读呢?当然是他但愿豆芽长(zhǎng)得长(cháng)一点,以是上联读作: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下联读作: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发音精确,词意清楚,精确分别句子,才气体味字里行间表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