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纷繁数完本身的那一堆,一加起来!短短七日,扣除本钱和本日买布的钱,竟然净赚了三千六百个多个大钱!加上本日的二两银子足足五两半银子!
明日恰是腊八,过了腊八就是年了,一家人筹议着去买些年货。起码棉花和布要买一些,本年家里挣了钱,李氏决定给孩子们都扯一身新棉衣,除了兆志在镇上上学一年还能穿上一件新衣,上面几个小的的衣服都是破了又补补丁摞补丁了。李氏这个做娘的看在眼里疼在内心,这几天就筹算给孩子们都做一件。
一家子扛着二十斤棉花和六匹半的布走了好久才到家,各个气喘吁吁。玉芝瘫在炕上有气有力的和陈三郎说:“爹……我感觉我们该买个车了,这日日去镇上太累了,买东西也不便利!”
玉芝则出言问到:“二哥,镇上书院一年束脩多少呢?”兆志平复了一下冲动的表情缓缓开口:“一年束脩六两,一个月五百大钱,年后退学的时候还要提两斤猪肉给先生做年礼。”
看着兆亮暗淡的眸子,玉芝道:“四哥你怕是忘了我们本日的荷叶鸡呢!明日另有十两银子入账,满够你和五哥读书啦!你是不是不信赖朱掌柜能看上我的荷叶鸡呀~”
陈三郎一辈子手上也没拿到过这么多钱,李氏也冲动的眼泪都出来了。兆勇更是镇静的跳了起来!有了这些钱来岁便能够去书院了!
一家子筹议了半天今后给老陈头和孙氏别离买了买了一匹藏青色和枣红色的细棉布。给陈三郎买了一匹淡蓝色粗棉布,李氏也买了一匹香色粗棉布。
兆亮随后也数完了本身那一堆:“八百二十钱!”
“我这堆是七百六十四钱!”兆志率先数完本身的,然后又从玉芝那边划拉来一堆本身接着数。
兆亮不由绝望,一年两小我要十二两束脩,家里才五两银子,看来是不能去上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