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操之低笑道:“从速喂乳,菲予哭得悲伤啊。”
“佛门左太冲”支法寒现为东安寺方丈,陈操之此次回籍祭祖,特地与冉盛等人迂道前去东安寺吊丧支道林塔墓,得闲与支法寒在禅堂谈玄论佛、追思话旧,五年前陈操之初入建康,在句容花山碰到同为看望宝珠玉兰的支法寒,以“佛祖拈花、迦叶浅笑”赢了支法寒的一匹马,当时陆葳蕤还在横塘等候陈操之的到来、谢道韫还在乌衣巷清谈拒婚——
行至曲阿城,陈操之一行住在万善堆栈,傍晚时分,陆葳蕤立在楼窗下看堆栈后边的九曲河水,当日她被其伯父陆始勒令回吴郡,陈操之闻知动静后连夜冒雨追逐,凌晨在九曲河边的赤杨树下吹竖笛,将她从睡梦中唤醒,欢愉至极,当即悄悄下楼与陈操之在九曲河上泛舟,那种欢乐至今想来犹心头一热,现在陈操之已成了她的夫君,并且又有了别的一妻二妾,不能如当日那般一心一意对她了,偶然想来不免有些幽怨,但她现在是个母亲了,一个女子做了母亲后的设法会不一样的,纯竭诚烈的爱情现在渐次演变成温馨弥久的亲情,夫君是她的爱人,更是她的亲人——
陈操之道:“应是虽苦而甘之如饴吧,我有一便利法门,不知寒道人可愿与闻?”
陈咸的葬礼极其昌大,昌大主如果指吊客如云,会稽、吴郡、新安、东阳数郡的士庶大族皆派人前来助葬记念,远远近近,吊客万人,昔日袁绍丧母,归葬汝南,会葬者三万人,袁氏四世三公,而钱唐陈氏只是新兴大族——
支法寒听陈操之说得慎重,觉得是陈操之不欲申明太盛,这也是不为天下先的老子真义啊,当下承诺决不借陈操之名义行此雕版印经之举——
支法寒眼睛一亮,忙道:“请讲。”
支法寒笑道:“拓印者甚众,小僧恐油墨感染伤了碑刻,年初开端制止俗众拓印。”
陈操之引着支法寒走到寺外那两块碑记前,这就是当日陈操之在寺壁上誊写的“菩提本非树”这禅宗二偈,另有王献之的“片片仙云”四个擘窠大字,支道林从郯县请来碑刻名匠吴茂先将壁上大字雕刻在石碑上,以期传播永久——
谢道韫笑眯眯看着陈操之,问道:“陈郎约莫何时能回冀州?”
次日舍舟登岸,持续乘车马陆行,午后天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谢道韫从车窗里招手,马车停下,陈操之便上了谢道韫的马车,见小菲予抱在因风怀里,甜甜地睡着,额角上细细的小痱子浅淡下去,说道:“这场秋雨一下,气候就会风凉一些了,小菲予怕热——”
因风“格”的一笑,让车夫泊车,她下去了,与柳絮她们同车去。
支法寒道:“十二人缘,七受八爱,虽非预谋,亦有宿因。”
……
谢道韫侧头垂怜地看了一眼小菲予,说道:“后年吧,待小菲予断了乳、长大一些,我才气脱开身。”
七月初三,陈操之一行四百余人至晋陵,在顾氏庄园歇了两日,初六日至太湖东岸,分乘三艘大船横越太湖——
陈尚依制要守丧三年,陈操之作为侄子,也要守大功之礼,服丧期为五个月。
正说着,小菲予醒来了,吧嗒了几下小嘴,哇哇哭起来,她饿了——
陈尚已有三年未归钱唐,年来老父身材欠佳,以是此次便向天子司马昱乞假,带着妻儿与十六弟一道回籍探亲。
七月十八,陈操之一行四百余人赶回钱唐陈家坞,在吴郡肄业的陈宗之已于七月初回到钱唐,陈操之见十七岁的宗之长身玉立,风仪绝佳,考问其儒玄典范,应对如流,宗之游学数年,脾气亦渐开畅,不似儿时那般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