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沉甸甸的, 阿鱼拆开看了一眼――一袋银锭, 一袋碎银子,都装得满满铛铛。
万氏当真思忖起来――过了年,阿鱼就十三岁了。离宫以后,就先在定远侯府住一年,她帮着筹办嫁奁,等及笄了,就回江宁万府,从那边出嫁。
燕仪一整天都是苦衷重重,炒菜的时候,错把糖当盐放了好几勺,阿鱼瞧见了就提示她,燕仪一怔,干脆倒醋出来,做成糖醋口儿的。内心却更加惭愧了――她想和阿鱼争女史的位子,阿鱼却不在乎,还如许美意肠提示本身。
***
万氏定了定神,道:“我明日再去找找门路,你呀,还是越早出宫越好。”
杨红珍笑道:“我是看你心机淳善,又肯做事,从不偷懒,还识字――当女史也用不着一身好厨艺,读过书、熟谙字才是最要紧的。”
万氏一喜:“那敢情好。”上回见到阿鱼以后,万氏便托了很多干系,想悄悄地把阿鱼弄出宫――阿鱼是她看着长大的,又是血缘嫡亲,之前不晓得便罢了, 现在晓得了, 便不能坐视阿鱼在宫里刻苦。再说了, 傅延之明摆着非阿鱼不娶,她不想体例捞阿鱼出宫,难不成看着本身儿子孤孤傲单一辈子?
两人各怀心机地过了一天,到了早晨,阿鱼就跟没事人一样,筹办洗洗睡了。燕仪挣扎了又挣扎,谨慎翼翼地说:“阿鱼,我想……”
阿鱼微一点头, 出了正仪殿。
阿鱼眼神一亮,“真、真的吗?”
燕京同江宁相隔千里,来回路上就要费很多光阴,再加上舟车劳累,必定还要好好休整……这么算下来,时候还真有点紧急。
阿鱼笑眯眯地伸谢:“有劳杨姑姑。”
阿鱼才唤了一声“姨母”,万氏就拿出两个荷包递给阿鱼。
天寒地冻的时节,入目皆是冷落。北风吼怒, 断枝枯叶随风扑棱棱地飞。阿鱼裹紧了衣裳,也没等多久,万氏就过来了。
阿鱼转头看她,燕仪俄然就说不下去了。阿鱼迷惑道:“你想甚么?”
阿鱼也晓得把她弄出宫不是件轻易事,估摸着这里头还少不了定远侯帮手,便问:“姨父也出了很多力吧?”
万氏正愁如何办呢,没想到打盹碰到枕头,阿鱼的罪籍销了。
阿鱼怔怔地望着她。
但是大把银子使了出去,一层层地办理,只换来了一句“这是罪籍,有些难办”。
万氏点点头,“你也别奉告旁人,毕竟是冒犯宫规的事。”
阿鱼摇点头。她心想,过不了多少光阴,万氏就要接她出宫了,她这时候跑去当女史也没甚么意义。还刺眼,不便于她悄悄地离宫。倒不如让燕仪去呢,她记得,燕仪一向恋慕女史的安逸,不消挨着灶火油烟。
过了一会儿,杨红珍来了,见二人吃得苦涩,又给她们盛了一碟子脆生生的酸萝卜。
燕仪抿了抿唇,终究脱口而出:“我想当女史。”
阿鱼正埋头啃着萝卜条,闻言便不明以是地抬起脑袋:“姑姑如何想到我了?”
阿鱼一愣。定远侯南下江宁、千里聘妻的旧事,早就传成了一段嘉话。阿鱼感觉姨父姨母应是举案齐眉般的良缘……为何姨母提起夫君是如许的语气?
晋/江/文/学/城独家颁发,请支撑正版, 比心~
杨红珍点头,忽地想起一事:“曹女史染了重疾,已请了懿旨,出宫疗养了。我们司膳房缺了一个女史,阿鱼,要不你去补这个缺吧?”
燕仪一口一口地喝着粥,踌躇了好一会儿,才道:“姑姑……我也识字。”
若果然爱重她,就不会把庶子生在嫡子前头――傅延之到现在还没有被请封为世子,就是因为上头有个庶宗子挡着。那庶子自幼跟在定远侯身边,不像傅延之,打小就去了江宁,现在返来了也和定远侯不太靠近。只怕定远侯内心也有一把尺,在衡量这一嫡一长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