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队里吾为首,虎将丛中我是尊。
用兵之法如作文,纵横窜改麾全军。
兵戈肇制轩辕氏,兵法相寻孙武子。
改邪归正为贤士,弃暗投明是俊英。
凡为将有此三能,可作皇朝梁栋器。
茂功说罢秦琼怒,虎将心头冒火云!
叔宝如同贪睡虎,茂功权做采珠人。
长兄若不投唐去,耻辱难回见储君!”
四海闻名皆丧胆,全军题起尽销魂。
分付家童磨利简,不擒黑贼枉为人。
荒荒世乱无真主,虎斗龙争各兼并。
兴亡好似花开谢,繁华如同聚散云。
秦王拜叔宝为皇兄,叔宝回身行臣礼,一十二拜,三声千秋。牛进雄、牛进达俱各朝拜。止有程咬金远远自缚,俯伏在地。秦王问:“那俯伏的是谁?”徐茂功答道:“是程咬金!因当初斧劈老君堂,有弥天大罪,未经恩宥,不敢近前朝拜!”秦王说:“为人臣该尽忠效力,此是各为其主,赦卿罪犯!着他上来。”那咬金膝行上前,叩首朝拜。秦霸道:“我便饶了咬金,父皇恨写在御屏风上,如见朝廷,倘不肯饶赦,何故挽救?”茂功说:“无妨!臣有几句话,教他承诺朝廷。”秦王说:“既有良策,早须教他!”一面分付厨司设席,道贺秦将军。未几时,筵席完整。你看皇储席上擎金斝,虎将筵进步玉卮。饮宴已毕,众将都到驾前谢恩,各出帅府。秦王止留下叔宝、茂功二人在府。秦王问:“皇兄!将帅之道,何者为先?”叔宝说:“为将用兵,必须仁智勇兼备,方可无失。臣记得一篇兵家捷要,奏闻殿下。
老天成心助秦王,虎将贤臣接踵降。
歌两首出塞诗,说一回兴唐传!
再说东郑王驾设早朝,聚下文武,朝贺已毕,郑王问说:“寡人正出分宫楼,听得内里甚么人喊叫?”近侍官承诺:“是长随营的秦叔宝,今去投唐,特来辞仆人!”东郑王见说大恼:“这贼用心如此,清楚轻觑寡人!”差锦衣军人:“快到长随营看的实回报!”未几时来奏:“一总去了四家!秦叔宝、程咬金、牛进雄、牛进达,家小尽去了!”郑王见说大恼:“不知哪一门上放了细作进城,透漏去的!”一面分付管营统兵官,用心戍守城池,恐生内变。
追思当年成画饼,深思旧事暗销魂。
岂被秦王怀宿恨,邢公山下叠亡魂。
全凭鞭马争天下,惯使长枪定承平。
不题东郑王防备,再说茂功众将,行至伊州城馆驿歇下,茂功来至帅府启复秦王。秦王分付:“摆半朝銮驾,驱逐秦将军!”未几时,驾至馆驿,把叔宝接进帅府。秦王请叔宝正面金校椅坐下。
曾闻伊尹归汤帝,韩信图王别楚君。
吴起杀妻求拜将,燕昭乐毅破齐城。
茂功问道:“长兄大人!现在在东郑王驾前掌甚么兵权?”叔宝说:“这里是长随营,闲住在此。俸粮也不受他的,何兵权可掌?”茂功说:“东郑王这等轻贤慢士,把兄闲住在此,正谓有眼无珠,不识泰山沧海!目下各国招贤,长兄何不别投一邦,择主而事,何必淹留在此?”叔宝道:“徐弟!虽则各邦招贤,我想起来,龙蛇混世,玉石同山不辨真假。想魏王这等基业,转盼间身故国亡,何况尔我!”茂功说:“长兄!岂不闻治极生乱,乱极生治?一朝反动,必生治世之君。现在唐秦王,却不是真命紫微星?”叔宝说:“唐朝虽是真命天子,若论你我,不该投唐!想魏王四马投唐,被秦王数次热诚,直逼到断密涧而亡。你我若去投唐,就不忠了!”茂功说:“长兄之言,甚是有理!只一件,想昔日秦王在老君堂,被程咬金拿住要杀之时,你为何把劈楞简架住宣花斧,救秦王性命?当时节食魏王俸禄,受魏王恩荣,倒不尽忠,现在魏王身后,却要尽起忠来?”叔宝说:“徐弟!似你这等言语,想必你归顺唐朝了?”茂功说:“逢乱离之世,遇真命之主,我不归顺,是不智也!实不相瞒,长兄!唐朝高祖,封我调兵智囊,掌生杀之权。今因山后定阳王刘武周一员大将,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枭勇绝伦,技艺无敌。唐朝将官,尽被杀败。小弟在秦王驾前,保举长兄的威名。主公思念兄之大恩,恨不能插翅相会。因统兵在边,不得亲谒,特命小弟奉请,万惟降重!”叔宝说:“徐弟!你早来三日,我就受命同去。今来迟三日,不成去了!”茂功问:“如何早三日去,迟三日不去?有何原因?”叔宝说:“因世乱兵荒,不肯退隐。三日前发下誓愿,永不扶一邦,掌一国!誓愿已出,便难改了!”茂功问说,“秦大人所恨甚么,发誓不移?”叔宝说:“我本身心上的事,说与贤弟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