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秽弃,颡当有。三元科名,恰字罢了。
辨悟手接着经卷,瞻仰着天涯,没法发挥,直看到望不见才住。目睹得这一纸在爪睦国里去了,只叫得苦,世人也多呆了,相互抱怨。一个道:“才在我手边,差一些儿不拿得住。”一个道:“在我身边飞过,只道你来拿,我住了手。”大师唧哝,一个老成的道:“师父再看看,敢是吹了没字的素纸还好。”辨悟道:“那边是素纸!刚是揭开首一张,看得明显白白的。”世人迷惑,辨悟放开双手看时,公然失了头一板。辨悟道:“千年古物,谁知本日却弄得不完整了!”忙把来叠好,将包包了,紫涨了面皮,只是怨怅。世人也多悔怨,不敢则声。黄撮空没做事理处,文诌诌强通句把不中款解劝的话,瞥见辨悟不喜好,也再没人敢讨看了。船到山边。世人各自登陆散讫。辨悟自到寺里来,说了相府白还经卷原因,合寺无不欢乐赞叹:却把湖中落空一叶的话,瞒住不说。寺僧多是不在行的,也没有人翻来看看。交与方丈清算过罢了。
伧父何知风雅缘?贪看古迹只因钱。
一唾手事,何不拾取?
且说这相国夫人,平时极是好善,尊敬的是佛家弟子,敬奉的是佛家经卷。那年冬底,都管当中送进一年簿藉到夫人处查算,一贯因过岁新正,忙忙未及简勘。此时已值仲春中旬,偶尔闲手揭开一叶看去,内一行写着“姜字五十九号,当洞庭山某寺《金刚经》一卷,本米五十石”。夫人道:“奇特!是何经卷当了很多米去?”蓦地想道:“常见相公说道洞庭山寺内有卷《金刚经》,是庙门之宝,莫非便是此件?”随叫养娘们传出去,取出去看。不逾时取到。夫人盥手净了,解开包揭起看时,是陈腐纸色,虽不甚晓得好处与来源出处,也知是旧人经卷。便念声佛道:“此必是寺中家传之经,只为年荒将来当米吃了。这些穷寺里如何赎得去?留在此处轻渎,心中也不平稳。比方我斋了这寺中和尚一年,把此经还了他罢,免得佛天面上取利欠都雅。”分付当中都管说:“把此项五十石作做夫人斋僧之费,速唤寺中和尚,还他原经扶养去。”
这《金刚经》到是那太守发科分起发人的丹头了,是以明知这经好些难取,一发上心。有一日,江阴县中解到一起劫盗,内里有一行脚梵衲僧,太守暗喜道:“取《金刚经》之计,只在此僧身上了。”一面把盗犯下在死囚牢里,一面叫个禁子到衙来,悄悄分咐他道:“你到监中,可与我密密叮咛这行脚僧,我当堂再审时,叫他口里板着姑苏洞庭山某寺,是他窝赃之所,我便不加科罚了,你却不成泄漏讨死吃!”禁子道:“太爷分咐,小的性命恁地不值钱?多在小的身上罢了。”禁子自去依言行事。公然次日升堂,研问这起盗犯,用了刑具,这些强盗各自招出赃仗窝家,独占这个行脚僧不上刑具,就一口招道赃在洞庭山某寺窝着,寺中方丈叫甚名字。元来行脚和尚做歹事的,一应荒庙野寺投斋投宿,无处不到,探听做眼,这寺中方丈姓名,刚好他晓得的,正投太守心上机遇。太守大喜,取了供状,叠成文卷,一面行文到姑苏府埔盗厅来,要提这寺中方丈。差人赍文坐守,捕厅佥了牌,另差了两个应捕,驾了快船,一向望太湖中洞庭山来。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