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近况再降下去,大抵这一流人将成为文艺书中的配角了,我在等待“反动文学家”张资平〔15〕“氏”的近作。BB
〔1〕本篇最后颁发于一九三○年一月一日上海《抽芽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9〕李逵劫法场见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第四十回。〔10〕《水浒》即《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作,是一部以北宋宋江带领的农夫叛逆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有宋江受朝廷招安后又去弹压方腊等农夫叛逆兵的情节。“替天行道”是宋江一贯打着的灯号。
〔13〕《七侠五义》原名《三侠五义》,清朝侠义小说,署石玉昆述,入迷道人编订,共一百二十回。一八七九年印行,后经俞樾订正,一八八九年重印,改名《七侠五义》。前半部首要写包拯审案的故事,后半部首要写江湖侠客的活动。
〔3〕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初创者。他的言行,经他的弟子及后学辑入《墨子》一书。墨子之徒多尚武。他身后,他的学派起分化,以宋钘,许行等为代表的正统派,到秦汉时演变成为游侠。
〔5〕“死”指游侠中风行的所谓“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见《史记.游侠传记》)的一种侠义精力。这些游侠常常为某些权贵所豢养。“士为知己者死”,就是他们的品德看法。〔6〕汉朝的大侠多和权贵来往勾搭,如《汉书.游侠传》载,陈遵“居长安中,列侯近臣贵戚皆贵重之。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杰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