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以是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主动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觉得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觉得不祥之人。今一以六合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成哉!”成然寐,蘧然觉。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
子贡曰:“敢问畸人?”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世人之息以喉。屈就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
子贡曰:“敢问其方?”
许由曰:“噫!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善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六合、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嘐但是往,嘐但是来罢了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囗(左上“月”左下“廾”右“页”音qiu)。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本章完)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曰:“回坐忘矣。”
曰:“吾闻道矣。”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故资汝?”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可矣,犹未也。”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
子祀曰:“女恶之乎?”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罢了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意而子曰:“固然,吾愿游于其藩。”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固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不决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
孟孙氏不知以是生,不知以是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曰:“回忘礼乐矣!”
曰:“可矣,犹未也。”
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以是乃。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敷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