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 > 第十四章 终结的归宿
这不但仅是一句答复,也是王守仁平生的注解。
“我即将到差,但此去必然再无返乡之日,现在便是永诀之时,望你们用心于学,此后我不能再教你们了。”
吟罢,王守仁仰首向天,大笑之间飘然拜别:
天子这份活儿,真他娘的不是人干的。
但是奇特的是,此次落水以后,他的身材俄然变得极其衰弱,再也没有了以往的生机和精力,整日待在家中养病,却未见好转。
王守仁是一个高贵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品德的人,一个离开了初级兴趣的人,一个无益于群众的人。
因为他的传奇经历和某些人的用心争光,朱厚照成为了中国汗青上着名度极高的一名天子,所谓功德不出门,好事传千里,他比他那位勤政诚恳的父亲要着名很多,如果在《辞海》里给他专门开一个词条,估计“注解”中有两个词是跑不掉的:昏庸、荒唐。
钱德洪和王畿停止了哀号,抬起了头。
但是如果他回绝,他就不是王守仁了,他的这平生就是为国为民活着的。王哲学家决定再次拿起兵器,深切两广的深山老林去登山沟。
朱厚照北归
“此心光亮,亦复何言。”
但是王守仁先生还不能名誉退休,因为他还要去山区剿匪。
嘉靖七年(1528)十月,他的肺病发作,在生命垂死之际,他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回家,从那里来,就回那里去吧!
但是就在天气已晚的时候,有人诧异地发明,朱厚照失落了!
现在必须禁止江彬,让他把朱厚照带出来,但是如何才气做到这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