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贵姓常。”常仪答道。
“唔,如有缘。”常仪似有所指的说。
那何道姑也是有本领的,崎岖泥泞的山路难不住她。她盯着常仪的脚步,看了一会儿,道:“常公子不是浅显人啊。那红袖坊,公子如何看?”
远处,一点灯火在风中飘摇。常仪沿着崎岖山路,向那点灯火走去。那是一间古旧却讲求的二层小楼。略有退色的匾额上,有楷誊写就的“红袖坊”三个大字。
“只要阿红?”绯嫣衣袖遮面,愁闷的说。
“好。”常仪说。
这里仿佛是一间堆栈。不甚宽广的屋子里摆着几套桌椅。灯光算不得敞亮,橙黄色的光,让人感觉暖和。除了方才那两位一看就画风不对的女子,另有一人坐在桌边。那是一个道姑,二十五六岁,面貌只能算清秀,一双眼睛分外有神。她本是眉头紧蹙,待瞥见常仪,神采一凝,随即伸展了眉头。她端起茶碗,自斟自饮,不再理睬其别人了。
后间传来一声轻笑,绯嫣端着托盘走来。“方才公子说,‘走到那里,就玩到那里’,这山中,有甚么令公子流连忘返?”她轻巧俯身,把托盘放在桌边,将几样精美的点心,并一盘时鲜生果放在常仪面前,“灶间只要这些粗陋的吃食,还请公子包涵。”说着,反手将空了的托盘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明显是不筹算清算了。
“风趣。”常仪想了想,说。
“何道长。”常仪说。
雨后山路泥泞。这难不住常仪。她走得轻松落拓。俄然,她听到身后有人呼喊。立足半晌,只见何道姑急仓促赶来。
俄然,暴风高文,雷光滚滚,竟是暴雨将至。
阿红顿时暴露一个大大的笑容。
“有事?”何道姑问道。
“客人必然走了好远的路。饿不饿?要不要吃点儿东西?”阿红热忱的问,“我姐姐的技术顶顶好哦!”
“风趣?”何道姑迷惑的反复。
“风雨就算了,雷声?最讨厌了!”阿红翻了个白眼,说。
“这突如其来的风声雨声雷声,就很风趣啊。”常仪说。
第二天一大早,气候格外的好。碧空如洗,山风清冷。常仪早早的出了门。绯嫣与阿红出门相送。
“吱呀”一声,门扉开启,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女俏生生的立在门后。她梳着少女的发髻,淡粉的衣裙还是前朝的款式。她打量着常仪,抉剔的目光化作高兴。
绯嫣还是那副妖娆模样。阿红神采略显蕉萃,整小我还算精力。
常仪悄悄点头,歉然道:“随便看看,偶然冲犯。”
常仪微微一笑,道:“山间风月吧。”
阿红瞪圆了眼睛。
“我正要下山,同业?”何道姑说。
“何道长。”常仪道。
被连着回绝两次,阿红不由得撅起了嘴唇。
“不必费事了。”常仪道。
“客人稍待,容奴家去沏一壶好茶。”少妇声音轻软,仿佛一根羽毛,一下下,拨弄到了内心。
何道姑眉头微蹙,仿佛想说甚么。她盯着常仪瞧了一会儿,见“他”端倪腐败,微微松了口气。她垂下视线,将喉咙里的话咽了下去。
常仪是来玩的,不是给人说闲话,戳脊梁骨的。她摇身一变,化作一个风骚俶傥,俊朗无双的男人。她揽镜自照,对劲的勾起唇角。她对镜中的人说:“再不呈现,我就顶着这张脸,和王母娘娘宫斗,做个祸国殃民的妖精!”是的,常仪毫不客气的借用了太一的模样。
丛山峻林之间,怎会有如许的屋子?常仪好笑的摇点头,抬手叩门。刚敲了三下,就听内里有人大声道:“来了!”
“民气易变,当初为之兴怀的事物,回想起来,仿佛已是稀松平常。约莫只在当时的情境当中,才好玩吧。”常仪道,“此时说来,或许是‘无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