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羽士修持平生,超凡脱俗,一旦成仙,便可凭箓登仙,颁以仙职,免除冥府天国之苦。
“果然是奥妙、奇异,难怪无数羽士想授篆入道。就算不是真的名列仙庭,也是受道统气运庇佑,于道更通。”
当代授箓是根据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所传的《天坛玉格》为根据停止的。箓生初受《太上三五都功经箓》(此6、七品衔头),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经箓》(此4、五品衔头),加授《上清五雷经箓》(此从三品衔头),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此正三品衔头),《上清大洞经箓》(正二品衔头),《三清三洞经箓》(正一品头衔)。
吴萍以及慕青丝莫不是这般设法,心中更加光荣没有将鹿鸣道院公之于众。
有刘守静如许的老神仙另有叶缺如许的小神仙坐镇,要不是他们偶然世俗凡尘,这间鹿鸣道院恐怕早就香客营门了。不愧是清闲青山绿水间的高人,如此糊口令民气生神驰。
这一套烦琐的流程下来,除了暮年授篆入道的陈留之以及见多不怪的洪婶以外,其别人都是看的目瞪口呆。
随后,叶缺跟着徒弟刘守静发十二愿:“一愿乾坤明索;二愿气象清圆;三愿主躬康泰;四愿和谐八埏;五愿天垂甘露;六愿地发源烟;七愿四时挨次;八愿万物生全;九愿家多孝悌;十愿国富才贤;十一愿箓生受福;十二愿正教兴行。”
鹿鸣道院没有别的宫观古顷刻么雕梁画栋,更没有多少羽士排成摆列成列齐齐诵经唱道,没有无数的神像谛视,暗香满盈,但就是在这朝阳之下,寥寥数人,显得非常合道真。
叶缺之前一向是道童,现在作为初受篆生,只能受《太上三五都功经箓》。
九戒则是︰一者克勤,爱国守法,是念真戒;二者敬让,贡献父母,是初真戒;三者不杀,慈救众生,是持真戒;四者不淫,正身处物,是守真戒;五者不盗,推义损己,是保真戒;六者不嗔,凶怒凌人,是修真戒;七者不诈,谄贼害善,是成真戒;八者不骄,傲忽至真,是得真戒;九者不二,奉道埋头,是登真戒。
然后授给印、剑、令、旗等各种法器,拨付本命天将天兵,作为护身保卫,鼓励他们同心同德,到指定的坛、靖永久驻扎,帮手授箓者,佐理道法,凡遇行时,如谷答响,有求必应。并警告授箓者,勤于修炼,积功累德,虔心为道;不得藉此法牒学习邪教、巫蛊厌魅,上干天亮、罪戾非轻。
“弟子叶缺,恭请徒弟授篆……”
而正一品头衔的《三清三洞经箓》,那根基上是不过授的,只要天师方可。叶缺现在所授的《太上三五都功经箓》,则是正一一脉最后的衔位,从今今后,他就是真正的授篆正一羽士。
所谓皈依三宝即皈依︰太上无极大道元始天尊(道宝)、三十六部尊经录宝天尊(经宝),玄中大法宗师品德天尊(师宝),简称:道、经、师三宝。
天师祖庭按照他的要求,申报天庭并依《天坛玉格》的有关规定,奏定受某某经箓;奏立某某坛,某某靖,某某治作为活动点。并当坛串立条约符,分环部券为证(即传度条约符一分为二,一半贴职牒上给授箓人佩带,一半在申奏天庭时燃烧)。
吴萍更是拍拍胸脯道:“今后我是不是不能叫‘小叶道长’,要叫‘叶法师’了?现在叶法师正式授篆入道,是不是道行就变得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