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四百二十四章:茶庐论国事

我的书架

王安礼笑道:“是极,本日可贵相聚,不如洽商经学,待六哥返来,我们一同赴京罢。”

王安石摇了点头,说道:“三哥非是忧愁不能仕进,而是在忧愁圣上的决定啊!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又有‘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圣上不体恤天下士子,若士子诘问,置圣上于何地?虽你我皆知新政之好,可天下之大,总有不轨之人!圣上一怒而兴大狱,其祸甚深。岂不闻‘六合之性,报酬贵’?若再见血腥,恐民气不稳,民怨大增矣!”

世人听得他这般说,眼角皆是一酸。王安石说道:“前次赴京,元泽恰逢大病。余闻京中有一太医,唤名孙用和,曾得圣上亲身颁布科技奖,现于皇家大学传授医术。等来年开春,元泽便同我等一同赴京罢,治好了身子,比甚么都紧急。”

王安石倒是没想太多,王雱饶有兴趣地问道:“叔父是如何得知此中辛密?”

王安礼也说道:“然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圣上心狠,不懂怀柔,我等岂能坐视不睬?”

王雱冲动之下,又咳嗽了起来,好半响才止住道:“叔父忧心了,元泽不过是小病罢了,没有大碍。”这话不过是安抚世人罢了,谁不知他身材的事,都能够拿药当饭吃了。

王安礼拿过那张《大顺民报》,出言拥戴道:“也如这报纸之言,十品官乃是最切近民生之官吏。三哥既然有匡扶社稷之弘愿,又有下安百姓之仁心,何必拘泥官至几品?”

王雱插嘴道:“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贤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贤人乎?杨太师放纵弟子横征暴敛,已然天怒人怨。便是绝地反击,不过伤及更多无辜之人罢了。从叔岂不尝闻,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圣上固然年幼,可悲天悯人之处,古之圣贤不能比也。杨太师及时抽身,散尽家财,方才得以保满身家性命。”

王安石听了他们的疏导,也放心了,哈哈一笑,拿起茶壶一一添满茶杯,说道:“也是,现在要事,乃来年秋闱。我临川王氏一族,可否获得乡望,为世代书香家世,便看这一遭了。”

王安国见此,忧心忡忡地问道:“长安孙用和孙太医果然有国手之术?”

王安石道:“善不积,不敷以成名;恶不积,不敷以灭身。杨太师位居宰辅之时,虽四海平靖,可民怨甚多。岂不闻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读邪?元泽此言甚是有理,余附和。”

王雱强作笑容,说道:“季父多虑了,元泽不会参考的。”

王安石见爱子如此,心疼不已。唤家仆取来衣裳覆在王雱身上,更是让人燃了火炉,唯恐王雱着凉。现在固然暮秋,可江南西路却还是秋意逼人。王安石此举,不过是舔犊之情罢了。

王安国感喟了一声,说道:“我有一个老朋友,也是杨太师的弟子。可惜他不入太师法眼,前不久还在承平州当涂县主簿,现在做了县令了。不幸他已至不惑之年,方才主掌一县。虽未曾入了朋党当中,亦晓得很多内幕。杨太师自范相被贬后,一向担负宰辅,已然十多年了。便是先帝,都顾忌他权势滔天,弟子各处,朝堂之争,常常让步三分。小天子不过立了一个监察司,拉拢了一个户部尚书,又那里斗得倒他?不过是杨太师见小天子年青体壮,不肯大顺堕入内哄罢了。如果杨太师没有自请致仕,而决意带领弟子反击的话,估计朝廷各个衙门都无人措置政务了,便是今时本日都不见得集合得齐官员来。”

王雱见父亲已经想通,大为宽解。只是他病体未愈,已然困乏。竟在三人的议论声中,迷含混糊地睡了畴昔。

推荐阅读: 权少请关照     北宋大表哥     我有一群地球玩家     重生八零养狼崽     全职赘婿     重生之绝世至尊     神医娇媳:宠妻狂魔山里汉     霸道帝少宠妻上天     反派逆袭白莲[快穿]     初恋是奶糖味儿的     [七五]如何避开展大人     最强挂机系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