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14章 百家姓(5)
【姓氏发源】
计伏成戴谈宋茅庞熊纪舒屈项祝董梁
谈寿龄,清末无锡人,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离任后定居淮安。曾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传授日文和新学,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
【姓氏发源】
汪曾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
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梁山(现陕西韩城)。春秋时梁国被秦国灭,厥后遂以梁为姓。二源于以邑名为姓。春秋时,晋国有解梁城(现山西临猗)、高梁、曲梁之地,后解梁等五城被晋惠公贿以秦国,其地居者因而以梁为姓。三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北魏复姓拔列兰氏,随魏孝文帝移都定居中原洛阳后,改成梁姓。
狄青,字汉臣。宋朝人。善骑射。为延州教唆,勇而善谋,经略尹株,范仲淹待之甚厚。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佑四年(1052)上元夜袭昆仑关最闻名。
祁奚,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现山西祁县)人。被晋悼公任为中军尉。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屈
邵飘萍,近当代闻名记者、报人,浙江省金华人。曾因反袁逃亡日本,后插手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被奉系军阀殛毙。著有《实际利用消息学》《消息学泛论》等。
【名流】
庞
【名流】
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学者称甘泉先生,明朝闻名学者。
【姓氏发源】
【名流】
明
周武王之弟姬叔武受周武王封于郕(现山东宁阳),建郕国,也称成国,其子孙后代遂以成为姓。
舒
周文王之庶子姬奭受封于召邑(现陕西岐山),世称召公。召姓后报酬表示封邑之意,在召字右加邑(“阝”),后有邵姓。
【名流】
祝允明,明朝长洲(现江苏姑苏)人。著有《怀星堂集》《兴宁县志》等。与唐伯虎、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能诗文,工书法,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宋玉,亦称兰台公子,战国时楚人。善辞赋,著有《九辩》《招魂》。与屈原并称为“屈宋”。
项
臧
春秋时,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国(现河南项城),后项国被鲁僖公(一说齐桓公)所灭。厥后嗣子孙以原国名项为姓。项国贵族以后就有楚霸王项羽。
源于以官名为姓。古有巫、史、祝之官(为掌管祭礼、祝祷词的官职),厥后嗣子孙以官名祝为姓。二源于以地名为姓。西周时有祝地(现山东长清),居其地者以祝为姓。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村夫。中国当代闻名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明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明活动前驱者之一。著有《半夜》《林家铺子》等。
邵雍,字尧夫,宋范阳(现河北涿县)人,谥号康节。著有《天赋图》《渔樵问答》《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戴
春秋时,有小国名鄅,其子孙后嗣遂有去邑旁,以禹为姓。又说夏禹后嗣以禹为姓。
【姓氏发源】
计礼,字汝和,明朝刑部郎中。天顺年间进士。以画菊闻名,落笔皆用草书。时人称“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计礼菊。”
夏朝时,有斟灌氏国,后因国亡,其国报酬避祸,遂将原国名斟灌两字各取一半为湛字,是觉得姓。
【名流】
梁
舒庆春,字舍予,即老舍。中国当代作家、文学家、戏剧家。著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社》等。文革时抱屈被逼投湖他杀,后获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