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14章 百家姓(5)
【姓氏发源】
【姓氏发源】
禹之谟,字稽亭,湖南省湘村夫。1905年带领收回粤汉铁路活动和抵抗美货活动,被推为长沙商会会长和教诲会长。插手联盟会,任湖南分会会长,是该会湖南分会初创人之一。
南北朝时北魏将军侯植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受赐姓侯伏侯,其子孙后嗣遂取伏为姓。又有伏羲氏后嗣以伏为姓。
茅
源于以官名为姓。古有巫、史、祝之官(为掌管祭礼、祝祷词的官职),厥后嗣子孙以官名祝为姓。二源于以地名为姓。西周时有祝地(现山东长清),居其地者以祝为姓。
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梁山(现陕西韩城)。春秋时梁国被秦国灭,厥后遂以梁为姓。二源于以邑名为姓。春秋时,晋国有解梁城(现山西临猗)、高梁、曲梁之地,后解梁等五城被晋惠公贿以秦国,其地居者因而以梁为姓。三源于鲜卑族复姓所改。南北朝北魏复姓拔列兰氏,随魏孝文帝移都定居中原洛阳后,改成梁姓。
茅盈,字叔申,西汉咸阳(现陕西境内)人,汉朝闻名隐士,与其弟茅固、茅衷一起隐居在东山,世称“三茅真君”。著有《茅山志》《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等。
祝
臧霸,字宣高,三国期间曹操部下大将。为人朴重义气,人称“时令之士”。
殷商后嗣在宋国时有受封于谈邑,人称谈君。厥后遂有以谈为姓。又有周朝大夫名谈,厥后子孙遂以谈为姓。
【姓氏发源】
明
贝
春秋时,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国(现河南项城),后项国被鲁僖公(一说齐桓公)所灭。厥后嗣子孙以原国名项为姓。项国贵族以后就有楚霸王项羽。
源于汪芒氏所改。防风氏在商朝为汪芒国(现浙江武康)。厥后嗣简化为汪姓。二源于以邑名为姓。春秋时鲁桓公庶子名满,受封于汪邑,厥后遂以汪为姓。
【名流】
邵雍,字尧夫,宋范阳(现河北涿县)人,谥号康节。著有《天赋图》《渔樵问答》《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姓氏发源】
周朝大夫辛之子,派往晋国为太史,掌管晋国的史乘典册等。厥后嗣以董为姓。春秋时史官董狐即为厥后。又有神话传说,舜帝时有叫董父的人,长于养龙,厥后遂以董字为姓。
狄是以族定名的姓氏。源于周朝。周朝的时候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后代的子孙因而以族名为本身的姓氏,称为狄氏。又是以国为氏的姓氏。出自参卢氏,为炎帝的后嗣。他们的鼻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嗣,因为在参卢居住,以是又叫做参卢氏。周成王封他于狄成(明天的山东省高青县南),他在那边建立了狄国。这个国度灭亡今后,国人便以国为氏,姓狄。
【名流】
【姓氏发源】
【名流】
贝聿铭,姑苏望族以后,出世于民初的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心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初创人之一。贝聿铭的作品以大众修建、文教修建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度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姑苏博物馆等,被誉为“当代修建的最后大师”。
【名流】
【姓氏发源】
毛遂,战国末期阳武县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赵国被秦国所围,毛遂自荐前去楚国求救,并压服楚王同意与赵合纵,获得“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佳誉。“毛遂自荐”也由此而来。
周武王之弟姬叔武受周武王封于郕(现山东宁阳),建郕国,也称成国,其子孙后代遂以成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