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2章 三字经(1)
一[1]而[2]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香[1]九[2]龄[3],能温席[4],孝于亲,所当执[5]。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晓得贡献父亲,夏季用本身的体温为父亲暖睡觉的席子。这是统统贡献父母的人都该当实施和仿效的。
为人子,方[1]少[2]时,亲[3]师[4]友,习礼[5]仪。
【解读】
一到十是根基数字,十个十为一百,十个百为一千,十个千为万……,一向延长下去。
孔融,幼时就聪明聪明,卓尔不凡。有一次,人家冷眼相看他,说:“少时了了,大一定佳。”意义是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一定如何样。孔融的答复不是与人对吵,而是以别人之矛攻别人之盾,用别人说的话有力地反击了别人:“是啊,看来你小时候很聪明啊。”孔融家七兄弟,他是老六,家里吃梨的时候哥哥们都拿大的,他老是挑小的吃。家人问他启事,他说我是小弟弟,当然吃小的了。明天我们的家里都倒过来了,孩子越小,吃的梨越大,爷爷奶奶倒吃个小的了。敬爱兄长不但是和睦态度的表示,也是一小我的涵养表现。一个善待别人的人,也轻易遭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
融[1]四岁,能让梨,弟[2]于长[3],宜先知[4]。
【解读】
【解读】
【译文】
【译文】
【注释】
人之初[1],性[2]本善[3],性附近,习[4]相远。
【解读】
孟子之以是能成为巨大的学者,是和孟母后天供应的杰出的生长环境以及聪明的教诲体例分不开的。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归天了,家居住在坟场旁。因为常常有人出殡办丧,小孟子在这类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学人家哭丧,孟母感觉如许对孩子生长倒霉就搬场了。把家搬到了阛阓,此次隔壁是个杀猪卖肉的肉铺,不久小孟子又学会了剁肉卖肉、还价还价,孟母只好又搬场了。最后搬到了黉舍四周,书声朗朗,受黉舍的感染,孟子的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可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糊口环境和生长环境才利于孩子的生长。
[1]方:正在、合法。[2]少:幼年。[3]亲:靠近、尊敬。[4]师:师长、教员。[5]礼:规矩。
如果从小没有好好教诲,仁慈的赋性就会变坏。那么教诲最好的体例呢,就是要使孩子用心致志地学习。
前人以为万物之数始于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采取十进制计算体例。中国发蒙教诲也正视数学的教诲,重视天然方面的知识根本,就像明天的小学就要学会四则运算一样。因为只要根本安稳,才会有延长下去的生长,做人和做事也一样。
【注释】
[1]苟:假定,如果。[2]乃:因而。[3]迁:窜改,窜改。[4]道:体例,事理。[5]贵:值得看重,正视的。
玉不琢[1],不成器[2],人不学,不知义[3]。
只是扶养后代吃穿而不好好教诲,是做父母的错误;只是对门生教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教员的怠慢渎职了。
如许一本读物被人们奉为典范而不竭传播,必然具有其奇特的文明代价和思惟魅力。《三字经》的魅力在于它教诲思惟的发人深省,夸大教诲对人的首要意义,同时阐述了如何教诲的原则、体例、态度以及内容。一小我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学会做人的品德标准,晓得如何孝敬父母,晓得如何尊敬师长,然后再学习知识。一味寻求餬口手腕与知识技术的传授而缺失品德教诲,无疑将会引发大家可见的不良结果。让我们从广博高深的中国传统文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主动接收与应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