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魏食货志 > 第72章 铜雀台十四

我的书架

《於谯作》此所谓建安体,华腴当中,妙能健旺。[罗缨]二句,便觉班坐林立,非一二人,活泼有态。

《大墙上蒿行》劝驾也。墙上生蒿,隐士之居。极言佩服之美、宫室歌女酒醴之盛,凡以是乐贤者无不浸。汉祖云:「有能从我游者,我能尊显之。」正此意。历敍衣服冠剑,极似子建《七启.容饰篇》,彼亦饰辞隐居而多方启之也。粗心祖《楚辞.招魂》。按:时管宁在辽东,三十七年,魏文徵之,乃浮海西归,觉得大中大夫,不受。诗当为管宁作也。

《饮马长城窟行》此以大江当长城,以浮舟当饮马,备言兵士伤害,而家人之思,安闲言外。后简文帝拟之为《泛舟浮大江》。

《长歌行》严沧浪以「岧岧山上亭」其义分歧,别为二首。乾按:……魏文「西山一何高」篇,亦当以「彭祖称七百」为《折杨柳》本辞,慨叹愚夫妄传而作。而以「西山一何高」为艳。必欲合而解之,则有不成通者。

《善哉行》(「朝日乐相乐」篇)地危势逼,心多恐忧,不如脱然物外之为善也。然曰「众宾饱满归,仆人苦不悉」,则所谓吐握不成失者,不得已焉耳。彼冲静天然,岂其情也哉。「朝日相乐」,恐不及也。「饮不如醉」,乐无知也。(「上山采薇」篇)《诗序》:「《采薇》,遣戍役也。」饰辞采薇,知其从征有不得已而作。(「朝游高台观」篇)《艺文类聚》作《铜雀园诗》。……昔魏文侯废太子击而立诉,其传仓庚为诵《晨风》之诗,而中老虎得复觉得嗣。「悲鸣北林」,注释帝为太子时危心处,与「朝日」篇同意。后江淹拟之为《置酒篇》,而有「雀声愁北林」,便属惯用说话,少意味矣。(「有美一人」篇)按魏文《答繁钦书》云:「守土孙世,有女曰琐,年十五,素颜玄髪,皓齿丹唇,云善歌舞,芳声清激,逸足横集,可谓声协钟石,气应风律。吾鍊色和声,雅应此选,谨卜良日,纳之闲房。」诗当指此。「离鸟夕宿」以下,乃其纳之闲房之意也。傅振商曰:「是时钦为丞相主簿,当征西,留太子守谯,钦从。宜以令徳匡辅,乃以车子奸声相乱,太子亦以艳女为答。旧云:魏祚以是不长,君臣淫泆之过也。」

《燕歌行》《燕歌行》与《齐讴行》、《吴趋行》、《会吟行》,俱以各地声音为主,后代声音失传,於是但赋风土。而燕自汉末魏初,辽东、西为慕容所居,地远势偏(原误作「遍」),征戍不断,故为此者,常常为拜别之词,与《齐讴》诸行,又自分歧。庾信所谓「《燕歌》远别,悲不自胜」者也。……燕、赵古多感慨悲歌,今所存者,荆轲《易水》,其大较也,曼声郁扬,音节忼慨。故「秋风」、「别日」二曲,为七言长句,每句入韵,犹《易水》之意也。晋、宋作者仍之。自梁今后,七言间韵,与大抵歌行体同,但切燕地罢了。失其声音而专咏风土,乐府之末造也。(以上同上卷六)

《秋胡行》(「朝与才子期」篇)若,海若也,神之故曰「灵若」。「明珠」喻道。此魏文思贤之诗也。(「平常绿池」篇)「有美」四句,亦见《善哉行》。《秋胡》古辞已亡,凡述事题,得古辞一篇,先人更可不作,如传玄二首已属赘矣。故前人於此题多假借之词,本其沉迷欲海,则为求仙之说,所谓真人,何有於路旁美妇,「晨上散关山」是也。本其偷欢瞬息,则为神仙悠长功名不朽之说,鼎盛不再,进趣放逸,俄然腐朽,「愿登西欧岳」是也。本其佳耦俩不了解,则为人不易知之说。尹躬暨烫,咸有一德,而此佳耦贰心,「尧任舜禹」是夜。若「朝与才子期」与「平常绿池」二首,一则海阪莫致,一则在庭可遗,皆非路旁乱掷。而折兰结桂,采实佩英,则又见投金之可鄙,皆反《秋胡》之意而为之说也。魏晋而后,不发此箧,而《刘生》、《王明君》、《铜雀妓》、《班婕妤》诸词,纷繁作焉。辞繁不杀,义蕴绝矣。(同上卷七)

推荐阅读: 修罗丹帝1     猎魔手记     全职高手之叶落双秋     锦衣夜行     掌家商女在田园     尘天之下     先婚后爱:司少宠妻无上限     无限次元之神迹追寻     仙灵途路     都市神奇宝贝大师     我在你身后     地球灾变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