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27章 千字文(2)
[1]聆:听。[2]察理:辨析事理。[3]鉴:旁观,察看。[4]嘉猷(yóu):好的策画。[5]祗(zhī):恭敬。[6]植:立品处世。
[1]广内:西汉内廷藏殿,泛指藏书库。[2]承明:西汉朝廷著作之处,未央宫的殿名。[3]坟典:指《三坟》《五典》,记录三皇五帝事迹的书。[4]杜稿:指东汉杜度的草书章奏手稿。[5]钟隶:指汉未钟繇的隶书真迹。[6]漆书:指用漆誊写的竹简。[7]壁经:指汉朝鲁恭王刘余在曲阜孔庙墙壁上发明的古文经籍。
【注释】
[1]赵魏困横:横,连横。战国时,齐、楚、燕、赵、魏、晋六国结合以抗秦,称合纵。六个国度中一个个国度侍从秦国以打击别国,称连横。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政策,起首讨伐交界的赵、魏两国,以是说“赵魏困横”。[2]假途灭虢(guó):春秋时,晋献公从虞国借道,进犯虢国。[3]何:萧何,西汉高祖时丞相,制定了繁复的汉朝第一部律法《九章律》。[4]韩:韩非。[5]烦刑:指刻薄的刑法。
向右行可通向广内殿,朝左转可达到承明殿。广内殿藏集了古今文籍,承明殿会聚了群英豪杰。文籍内里有杜度的草章手稿和钟繇的隶书真迹,有从魏安厘王冢中发掘的漆写古书,也有汉朝鲁恭王发明的孔庙壁经。
【注释】
[1]起:白起,战国时秦国将领。[2]翦(jiǎn):王翦,战国时秦国将领。[3]颇: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4]牧:李牧,战国时赵国大将。[5]宣威戈壁:指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在北方征败匈奴,名振大漠。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1]回汉惠,说[2]感武丁。俊乂[3]密勿,多士寔宁。
【译文】
【译文】
[1]磻溪:指姜太公吕尚曾在磻溪垂钓,遇周文王拜为太师,帮手周武王灭商。[2]伊尹:指商王成汤的宰相。原为仆从,后被重用任以国政,帮手商汤灭夏桀。[3]阿衡:语出《诗·商颂·长发》的“寮维阿衡,摆布商王”。商朝官名,相称于宰相。[4]奄(yǎn):西周时小国名。[5]微:如果没有。[6]旦:周公旦。
【注释】
[1]侠:同“夹”。[2]槐卿:指三公九卿。
孟子崇尚简朴朴实,史鱼对峙公理直言。要想中庸不偏不倚,需求勤奋谦逊,谨慎检点。
[1]兹(zī):此。[2]稼穑(sè):稼,耕作;穑,收割庄稼。[3]俶(chù):开端。[4]艺:莳植。[5]劝:嘉奖。
【注释】
【译文】
【注释】
[1]冠:帽子。[2]驱毂(gǔ):驱车。毂,车轮中间的圆木。[3]缨:飘带。肥轻:语出《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4]勒:刻。[5]铭:铭文。
磻溪[1]伊尹[2],佐时阿衡[3]。奄[4]宅曲阜,微[5]旦[6]孰营。
【译文】
【注释】
【注释】
【译文】
【译文】
【译文】
【译文】
[1]雁门:山名,在现山西代县境内,上有西陉关,也称雁门关。[2]紫塞:指长城。[3]鸡田:地名,鸡泽,现河北永年境内。[4]赤城:地名,晋魏时曾于此地置戍防备,也说是浙江露台山脉山岳。[5]昆池:即昆明滇池。[6]碣石:古山名。传说秦始皇东巡至此,刻石观海。[7]巨野:古湖泽名,在山东。[8]绵邈:连缀悠远的模样。[9]岫(xiù)杳(yǎo)冥(míng):岫,山,山洞;杳,阴暗深远;冥,幽深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