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书便是表过,这赵济安亦不是甚么好货,贩子出身,凡事止认“本钱”、“得利”、“丧失”。其认定这宦海,与买卖场趋同,若想“得利”,则需投入“本钱”,何为本钱?乃宦海之分缘也。交友得权贵官品越高,则分缘越好,越可帮扶本身。但这“分缘”哪有平白来的?亦是平时金银珠宝、香车美人换得。这“分缘”上越肯投入,则“本钱”越足。买卖场上,本钱足,得利足,宦海亦是如此。贡献多了,自已求个一官半职,易如反掌。故,其大进贿赂当朝暗访卫批示使毕龙,毕龙自是奉告其父兄,为其捐了一个边卫批示使做得。实在毕家之心,亦是不敢将其留在都城本地,因朝中亦有其他族系争权,容不得有太多话柄。在这边卫当中,美其名曰:守边建功,回京封赏。这赵济安如此夺目之人,怎不知此事何意?对这批示使却不对劲,心想这毕老儿一家恁刁猾,我花得如此多财帛,止放在边关,捞不上油水不说,如果狼狄进犯,我不是武官出身,如之何如?若真的有了败绩,前边投入,便全灰飞烟灭,即成了“丧失”了。再想送礼通关,家中资银被这“捐官”之事弄得所剩无几,再无他法。这赵济安每日也是战战兢兢,只盼吏部变更之令到来,分开这鸟不拉屎之地。
这一名话倒是说到赵济放内心,其本就是个武不能拿铳之人,部下又尽安排安宝儿样从商之人,并无实战经历。若再打败仗,前边所投之“本钱”便有尽失之威。但亦不能简朴答允,需再细细问之。
“这兵部右侍郞苏泯总督中原、塞南、塞北三省剿匪之事,让他催促吕、谷二人敏捷集结兵力,先夺回地目府。”
本日夜里,又想起此事,感喟连连,心下愁闷。摆了一桌酒菜,借酒消愁。忽见亲信什长安宝儿出去,便道:“小安子,你来得恰好,陪我喝上几怀。”
再说赵济安,招安大事,自已亦不敢做主,赶快写了手札。将李让所说之意,写在信中,并阐发利弊。不敢擅自拿得全数宝贝,又将“红血王石”,让亲信人安宝儿带上,星夜赶往都城,陈述毕成去了。
“其3、地目府,千辛万苦打下,不得再失,不管封何官位,都应镇守地目府。顺天王深知,虽朝廷有美意,但恐有人教唆,若没了兵权,瞬息便有杀身之祸。故统统顺天军,暂归我部辖管,待今后朝廷信赖方可调配。也算让我军世人有个安身立命之地。”
李让心中暗自发笑,心想,收了宝贝,还来这手腕,冒充廉洁,真真好笑也。如此想来,笑也声来。赵济安赶快道:“你却笑个甚么?”
赵济安道:“这事却不好办得,我只得全话上报,详细事则由圣上讯断,你看如何?”
童国老知是塞北之兵事,赶快回道:“臣在。”
赵济放心机,自已在这边卫久未建功。若能招安顺天王,却真真名震天下了。亦为我家主子毕阁老脸上添彩。真是天大功德也,但其脸上却无神采,止把这事推至下属,本身倒是传话之人。当下,放了李让,又约了光阴,若朝廷应允,本身则派二千边兵,前去招安。李让亦不食言,将方才所说三件宝贝取回将给赵济安。便放心住在卫城堆栈以内,等候赵济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