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算夺目,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
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
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
闻人誉言,加意发奋,闻人谤语,加意警戒,
道本足於身。实在求来,则常若不敷矣。
人皆欲贵也,叨教一官到手,如何实施?
末俗以繁华相向,终觉冷酷处兴趣弥长。
不改祖宗成法,忠诚节约,定为悠长人家。
所行无一毫轻易处。便为乡党瞻仰之人。
忠厚而无识,必至偾事,定见多偏也。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成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成不高。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卜筮以龟筮为重,故必龟从筮从,乃可言吉。若二者,有一不从,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笨拙而多财则益其过。
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安插?
德泽太薄,家有功德,一定是功德。对劲者,何可自矜?
常思或人德业胜於我,或人学问胜於我,则能够自惭矣。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庸愚足以覆事,夺目亦足以覆事。
进食需箸,而箸亦只随其把持所使,於此可悟用人之方。
前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
晓得自家是多么成分,则不敢虚骄矣。
以直玄门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荣也。
凡事勿徒委於人,必身材力行,方能有济。
为学不过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文行忠信,孝悌恭敬,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罢了。
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於德也。
观颜子之若无若虚,为学岂容自足?
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能够自兴。
论事须真识见。做人要好申明。
立业不管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恐人误入虚无,
仁字从人,义字从我,讲仁讲义者,不必远求。
咸丰甲寅仲春既望 王永彬书於桥西馆之一经堂
祸出於口,而口则有唇,阖之能够防祸也。
积德济人,人遂得以安然,即在我亦为称心。
种田人,改习廛市生涯,定为败路。
办事要宽平,而不成有疏松之弊。
对圣贤言语,需求我平时还是行去,才算读书。
心不成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
天虽好生,亦难救求死之人。人能造福,便可邀悔祸之天。
人得一知己,须对知己而无惭。士既多读书,必求读书而有效。
持身贵峻厉,而不成有激切之形。
观范围之大小,能够知奇迹之崎岖。
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长夜耳,不敷为外人道也。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讹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适?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父兄有罪过,后辈学之则无不肖。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
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
放纵子孙苟安,其後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
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
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暴躁,则恶。
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无形质,地以六谷养之。
孔子何故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可觉得常者,必其平平无奇,如种田读书之类是也。
战役办事,勿矫俗觉得高。朴重用心,勿构造觉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