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狷介,利禄不能动也。志量弘远,繁华不能淫也。
恐别无糊口,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而後世乃假以谋繁华矣。
草春荣而冬枯,至於极枯,则又生矣。
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成稍形激切也。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成矜。
读书人,甘与衙门词讼,便入下贱。
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成宽。施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笨拙而多财则益其过。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
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谩夸繁华要荣。功德文章,要可传诸後世。
荡子转头,仍不惭为君子。朱紫出错,便贻笑於庸人。
恶妻之哭泣怒骂,伎俩耍亦无多,静而镇之,则自止矣。
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
敬别人,便是敬本身。靠本身,胜於靠别人。
读书不管资性凹凸,但能好学好问,
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虚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
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
官吏虽称权贵,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
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敷困人也。
家纵贫寒,也须纪读书种子。人虽繁华,不成忘力穑艰苦。
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
命儿辈抄录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此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
或二者俱不从,则宜其有凶无吉矣。乃洪范稽疑之篇,则於龟从筮逆者。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亮境地。勿忘勿助,是描述涵养工夫。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
孔子何故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善办事者,但就是非可否,核定则程而不必利於己。
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困之法。
持盈保泰,总须谦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此父老待人之道也。
利人地盘,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
能交友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
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人不患贪。只要贫而有志。
听实在话,感觉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守身必松散。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与其为子孙谋财产,不如教子孙习恒业。
慎大德,不矜细行,形迹终可疑也。
俭朴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
所行无一毫轻易处。便为乡党瞻仰之人。
然必带几分温饱,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
为学之功在是,摄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造作气,便非本质人。
误用聪明,何若平生守分。滥交朋友,不如整天读书。
进食需箸,而箸亦只随其把持所使,於此可悟用人之方。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对松柏得其赋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旅游处皆师友也。
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护疾忌医也。
积德济人,人遂得以安然,即在我亦为称心。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
凡人突遭祸害,可决其再兴,心动於警戒也。
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