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伏羲朝小品文学家”的这段话,是对当时林语堂一派人倡导的所谓“语录体”小品文的摹拟;林语堂主张的所谓“语录体”,用他本身的话来讲,是“白话中不避俚语,口语中多放之乎”(见《论语》第三十期《答周劭论语录体写法》),根基上还是白话。这是一种变相的复古主义。其次,这段话中的“见一少年,口衔雪茄,面有蚩尤氏之雾”,是暗射林语堂美化进步青年的浮名(林语堂在他的《游杭再记》中有“见有二青年,口里含一枝苏俄卷烟,手里夹一本甚么斯基的译本”如许的话)。蚩尤是传说中我国九黎族的首级,相传他和黄帝作战时,施放大雾,后为黄帝所擒杀;因为民族成见,昔日史乘把他描述成非常凶暴的怪物。是以,蚩尤的名字也常被畴昔统治阶层用来描述他们以是为的“凶暴的人”。一九二六年,北洋军阀吴佩孚为了“讨赤”,曾经异想天开地拿蚩尤来对比“赤化”,胡说:“草昧初开,部落期间,蚩尤残虐,彼时无所谓法制,无所谓伦纪,殆与赤化无异”(见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北京《晨报》)。他还说,查得蚩尤是“赤化”的鼻祖,因“蚩”和“赤”同音,“蚩尤”即“赤化之尤”如此。(参看《华盖集续编·顿时支日记》及其有存眷)
(19)贝壳:上古用贝壳为货币。 (1)
(26)混蛋:乌龟的俗称。当代传说鲧身后化为三足鳖。参看本篇注(34)。
(22)伏羲八卦体:伏羲,我国当代传说中的帝王。相传他曾画八卦。《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牺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因而始作八卦。”
(38)“玄圭”见《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胜利。”又《史记·夏本纪》:“帝锡禹玄圭,以胜利功于天下。”圭,当代诸侯大夫在朝会和祭奠时所执的一种长条尖顶的玉器。玄,玄色。
(33)漂亮:英语Modern的音译,原意为当代,这里是时髦的意义。
(13)皋陶:传说是舜的臣子。《尚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士”,掌管狱讼的官。按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时,顾颉刚曾于七月中由杭州致书鲁迅,说鲁迅在笔墨上侵害了他,“拟于玄月中回粤后提告状讼,听候法律处理。”要鲁迅“暂勿离粤,以俟开审”。鲁迅当时答复他:“请即就近在浙告状,尔时仆必到杭,以负应负之责。”这里鸟头先生与乡间人的对话,隐指此事。(参看《三闲集·答顾颉刚传授令“候审”》)
(37)丹朱太子:尧的儿子。古书中都说他“不肖”(品德不像他的父亲),以是尧不把天下传给他而传给舜。
“您听到过从商王(3)那边,逃来两个瞎子的事了罢。”
(28)女隗:《左传》中狄人之女多姓隗,如叔隗、季隗等。又《史记·匈奴传记》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夏禹)之苗裔也。”匈奴就是春秋时的狄人。本篇中女隗这小我名,大抵是按照这类记录而假造出来的。
(20)庭燎:天井中照明的火把。《诗经·小雅·庭燎》孔颖达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32)“干父之蛊”语见《周易·蛊》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三国时魏国王弼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后称儿子能完成父亲所未竟的奇迹,因此袒护了父亲的错误为“干蛊”。
(11)太上皇:指舜的父亲瞽叟。《史记·五帝本纪》说:“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舜父瞽叟顽。”“顽”是愚妄无知的意义。《尚书·大禹谟》孔氏传有舜“能乃至诚感顽父”,使其“信顺”的话。